【介绍】:宋代医家。生平欠详,撰有《经验名方》一书。
推拿穴位。即青筋。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指生于背部的顽硬青紫的肿块。因受山岚瘴气积久而成。开始为黑色,顽痹如木如石,重按方知微疼,五、七日毒势出而浮肿,色转为青如拳击之状,身发寒热如疟,头颤口偏,手足厥逆,黑睛紧小
【介绍】:清代医生。字含徵。安徽歙县人。撰有《医津一筏》一卷,主要为对《内经》的注疏。
见《福建中草药》。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学简编》。即夹脊穴,见该条。
见清·汪嘉谟《胎产辑萃》。即打胎。
见《本草纲目》。即壁钱,详该条。
证名。口角流涎,难以控制。《张氏医通》:“夫脾主涎,脾虚则不能收摄,多兼流涎。”参见脾风多涎、脾热多涎、脾冷涎多、脾虚多涎各条。
同脾阳虚。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