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医大全》卷二十五引岐天师方。轻粉、茯苓各一钱,雷丸三钱。为末,敷患处。治人面疮,生于膝肘,疮形似人面。
偏产的一种。员从云《产科一得》:“临产儿头偏抵左旁也”。相当于左枕横位。参见偏产条。
奇零不尽的余数。《灵枢·卫气行》:“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
痰证之一。指喘而有痰者。虚喘、实喘皆可见此症。《不居集》卷十七:“喘痰:虚喘者,气乏身凉,痰冷如冰;实者,气胀胸满,身热便硬,喘动有痰而有声。”方用定喘汤加减。参见喘证有关条。本症可见于哮喘性支气管炎
经脉名。即手太阴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臂钜阴脉:在于手掌中,出内阴两骨之间,上骨下廉,筋之上,出臂内阴,入心中。是动则病:心滂滂如痛,缺盆痛,甚则交两手而战,此为臂蹶(厥)。是臂钜阴脉主治其所产病:
病证名。指经闭后腹部增大如鼓,形似怀孕。其病因较多。《竹林女科证治》:“月经二三月不行,腹大如鼓,人以为有孕。一日崩下,其血内有物如虾蟆子,昏迷不知,体弱形瘦者不治,若体盛者,急投十全大补汤。”此证相
民族方药书。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调研办公室编。载傣医古验方111个,傣药105种。用汉傣两种文字对照编写。古验方部分附影印手稿原文。傣药部分附插图对照。书后有拉丁学名索引。1985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见《湖南药物志》。为金边兔耳之别名,详该条。
方书。敦煌出土卷子。有4种卷子,作者未详。约为唐代写本。4种卷子内容各异,间有残缺。倡导辟谷养生,记有“休食方”、服“茯苓饼法”、“胡麻法”、“槐子法”等辟谷方,为研究古代养生学较早文献。现分别藏于法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九。证治同金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