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赤水玄珠》。为椒目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蕨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王开条。
乳母忧思气结哺儿,令儿致病。因思则伤脾,儿饮其乳,则病吐泻腹胀,面黄而啼(《证治准绳》)。
【介绍】:明代医生。字叔坚。景陵(今湖北天门)人。学儒,旁通医术,著有《救急疗贫易简奇方》1卷。
证名。指嗳气吞酸。《诸病源候论·呕哕诸病》:“噫醋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噫而吞酸,气息醋臭。”宜用半夏丸、丁香散、曲术丸等方。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轮上一颗如赤豆。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假蒟之别名,详该条。
指卯时。《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日出甚。”参见十二时条。
证名。见《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指胃脘部痞闷胀满的症候。《伤寒全生集》:“凡心下满,以手按之则散而软者此虚气也。如不发热者,以木香和中汤主之;若发热者,以小柴胡加枳实姜炒黄连去黄芩治之;若按之汩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