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刺法名。《灵枢·经筋》:“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劫为快之意,指于痛处取穴,用火针速刺即出的刺法。
即金液丹第二方,见金液丹条。
出《新修本草》。即夹蛇龟,详该条。
病证名。见《不居集》卷二十一。又称酒泄。详该条。
即心气虚。详该条。《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症因脉治》卷四方。白芷、石膏、知母。水煎服。治阳明经温疟。若恶寒,加桂枝;无汗,加防风、柴胡;身痛,加羌活、独活。
出《婴童百问》。即百晬内嗽。详该条。
同心气盛。详该条。或以阳热程度较重者称心阳盛,可见烦躁发狂等症。
食疗著作。1卷。清·王士雄撰。刊于1861年。本书收录供食疗的药物330种,分为水饮、谷食、调和、蔬食、果食、毛羽、鳞介七类,对各药的性能及其医疗用途、处方等均有较详细的说明。现有《潜斋医书五种》本。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即蛭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