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鬼眼

鬼眼

经外奇穴名。《神应经》:“癫痫、鬼眼四穴,在手大指足大指内侧爪甲角,其艾炷半在爪上,半在肉上,三壮极妙。”即位于手、足大指(趾)桡侧(胫侧)爪甲角处,左右共四穴。主治癫痫,精神病,晕厥等。艾炷灸3~7壮。本穴《备急千金要方》载:“卒中邪魅,恍惚振噤,灸鼻下人中及两手足大指爪甲,本令艾丸半在爪上,半在肉上,各七壮,不止十四壮,壮如雀矢大。”《类经图翼》以“两手足大指爪甲”列作奇穴,名手足大指爪甲穴。《医学入门》、《医宗金鉴》则将位于手大指内侧爪甲角的二穴称“鬼哭”。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称此四穴为鬼哭。《针灸经外奇穴图谱》谓本穴即少商二穴和隐白二穴。②腰眼穴别名。《医学入门》:“鬼眼穴,专祛痨虫,令病人举手向上略转后些,则腰上有两陷可见,即腰眼也。”

猜你喜欢

  • 虫兽伤

    病因的一类。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包括虫兽等各类动物致人的伤害,如蛇伤、犬咬伤、昆虫螫刺伤等。

  • 金豆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蓖麻子之别名,详该条。

  • 肠红良方

    《疡科选粹》卷五方。乌梅一两,五倍子五钱,炒槐米、炒黄连、炒黄连、炒荆芥穗各三钱,枳壳、白芷各一钱五分,地榆二钱,升麻一钱。为细末,每服三钱,酒送下。治痔疮下血。若出血多,加百草霜、棕榈炭。

  • 灵剑子

    气功学著作。作者原署旌阳许真君述,实为南宋时道教净明派所编著,因该派奉许逊为祖师,故托许真君之名。全书包括序、学问、服气、海喻、暗铭注、松沙记、道诫、导引势等八篇。导引势中讲述了四季导引法,计十六势。

  • 桃皮

    出《本草经集注》。即桃茎白皮,详该条。

  • 乐只堂人子须知韵语

    综合性医书。又名《人子须知》。4卷。清·何梦瑶撰于1872年。卷1为望、闻、问、切四诊;卷2方剂汇辑;卷3、4本草药性。全书编为歌赋韵语,通俗易记,为学医入门读物。

  • 人镜经续录

    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

  • 表热

    表证类型之一。指感受风热阳邪,出现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舌苔薄白或微黄略干,或舌尖红,脉浮数为特征的症状。

  • 帝钟风

    病名。帝钟,悬雍垂之别名。系指悬雍垂红肿疼痛或腐溃。《杂病源流》卷二十四:“悬雍谓之帝钟,其肿而垂下,有长数寸者,名帝钟风。”即帝中风。参见该条。

  • 妊娠下肢抽筋

    病证名。指妊娠期下肢抽痛,反复发作。多因肝血不足或感寒所致。若素体血虚,或妊娠恶阻严重,化源不足,孕后精血聚以养胎,肝血愈虚,筋失所养。症见妊娠期下肢酸楚或抽搐疼痛,步履不便,夜间或入睡后尤甚,面白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