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鹅肠草

鹅肠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鹅肠草

药材名称鹅肠草

拼音é Chánɡ Cǎo

别名鹅肠菜、鹅儿肠、抽筋草

来源石竹科牛繁缕属植物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 (L.) Fries [Stellaria aquatic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性味酸,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消积通乳。用于小儿疳积,牙痛,痢疾,痔疮肿毒,乳腺炎,乳汁不通;外用治疮疖。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服;鲜草2两捣汁服。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或煎浓汁熏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鹅肠草

药材名称鹅肠草

拼音é Chánɡ Cǎo

别名抽筋草鹅肠菜、伸筋藤、鹅耳肠(《云南中草药》),壮筋丹,鸡卵菜(《陕西中草药》)。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繁缕全草。夏、秋采集,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茎多分枝。单叶对生;叶膜质;卵形或宽卵形,一般长2.5~5.5厘米,宽1~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近心形;叶柄长5~10毫米,疏生柔毛,上部叶常无柄或具极短柄。花顶生枝端或单生叶腋;花梗细长,有毛;萼片5,基部稍合生,外面有短柔毛;花瓣5,白色,远长于萼片,顶端2深裂达基部;雄蕊10,比花瓣稍短;子房矩圆形,花柱5,丝形。蒴果5瓣裂,每瓣顶端再2裂。种子多数,近圆形,稍扁,褐色,有显着突起。

生境分部生于田间、路旁草地、山野或阴湿处。广布我国南北各地。

性味①《云南中草药》:"甘淡,平。"

②《陕西中草药》:"味酸,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肺炎,痢疾,高血压,月经不调,痈疽痔疮。

①《云南中草药》:"清热,舒筋。治大叶肺炎,高血压,月经不调。"

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治痈疽,牙痛,痔疮肿痛,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复方①治高血压:鹅肠草五钱。煮鲜豆腐吃。(《云南中草药》)

②治痢疾:鲜鹅肠菜一两。水煎加糖服。

③治痈疽:鲜鹅肠菜三两。捣烂,加甜酒适量,水煎服;或加甜酒糟同捣,敷患处。

④治痔疮肿痛:鲜鹅肠菜四两。水煎浓汁,加盐少许,溶化后熏洗。

⑤治牙痛:鲜鹅肠菜,捣烂加盐少许,咬在痛牙处。(②方以下出《陕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鹅肠草

药材名称鹅肠草

拼音é Chánɡ Cǎo

别名抽筋草、伸筋藤伸筋草、壮筋丹、鸡卵菜、鹅儿肠、白头娘草、鸡娘草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牛繁缕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osoton aquaticum Moench.[Cerastium aquaticum L.;Stellaria aquaticaarta (L.) Scop.;Malachium aquaticum(L.) Fries」

采收和储藏:春季生长旺盛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二年或多年生草本,高20-60cm。茎多分枝,下部伏卧,上部直立,节膨大,带紫色。叶对生;下部叶有短柄,长2-18mm,疏生柔毛,上部叶无柄或抱茎;叶片卵形或卵状心形,长2-5.5cm,宽1-3cm,先端急尖,基部近心形,全缘,有时有缘毛。二歧聚伞花序顶生,花梗细长,有短柔毛;萼片5,基部连合,顶端钝,被短柔毛;花瓣5,白色,长于萼片,2深裂至基部;雄蕊10;子房上位,花柱5,短线形。蒴果卵形,先端5瓣裂,每瓣顶端再2裂。种子多数,扁圆形,褐色,有瘤状突起。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m以下的山野阴湿处或路旁田间草地。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20-60cm。茎光滑,多分枝;表面略带紫红色,节部和嫩枝梢处更明显。叶对生,膜质;完整叶片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5-5.5cm,宽1-3cm,先端锐尖,基部心形或圆形,全缘或呈浅波状;上部叶无柄或具极短柄,下部叶叶柄长5-18mm,疏生柔毛。花白色,生于枝端或叶腋。蒴果卵圆形。种子近圆形,褐色,密布显着的刺状突起。气微,味淡。

性味甘;酸;性平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肺热喘咳;痢疾;痈疽;痔疮;牙痛;月经不调;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鲜品60g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汤熏洗。

复方①治高血压: 鹅肠草五钱。煮鲜豆腐吃。 (《云南中草药》)②治痢疾: 鲜鹅肠菜一两。水煎加糖服。③治痈疽: 鲜鹅肠菜三两。捣烂,加甜酒适量,水煎服;或加甜酒糟同捣,敷患处。④治痔疮肿痛: 鲜鹅肠菜四两。水煎浓汁,加盐少许,溶化后熏洗。⑤治牙痛: 鲜鹅肠菜,捣烂加盐少许,咬在痛牙处。(②方以下出《陕西中草药》)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清热,舒筋。治大叶肺炎,高血压,月经不调。

2.《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治痈疽,牙痛,痔疮肿痛,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左黑果

    药材名称左黑果别名救军粮来源杜鹃花科左黑果Vaccinium fragile Franch. var. mekongense (W. W. Sm.) Sleum.,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收

  • 细沙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细沙虫草药材名称细沙虫草拼音Xì Shā Chónɡ Cǎo别名庐山香料来源唇形科白花石蚕Teucrium pernyi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江苏

  • 毛菊苣

    药材名称毛菊苣别名卡斯尼来源菊科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 Boiss et Huet,以地上部分入药。生境分部新疆。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健胃。用于肝炎,肾炎

  • 金星蕨

    药材名称金星蕨拼音Jīn Xīnɡ Jué英文名Glandular Parathelypteris别名水蕨菜、白毛蛇、毛毛蛇、篦子草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金星蕨的全草

  • 猫须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须草药材名称猫须草拼音Māo Xū Cǎo别名肾茶、猫须公来源唇形科猫须草属植物猫须草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 (Thunb.)C. Y. Wu[Cle

  • 《中药大辞典》:莺药材名称莺拼音Yīnɡ别名黄鸟、仓庚(《诗经》),皇、商庚、鵹黄,楚雀(《尔雅》),青鸟(《左传》),鸧鹦(《易通卦验》),黄鹂鹠、黄莺、黄袍(陆玑《诗疏》),黄伯劳(《纲目》)。出

  • 柏根白皮

    《中药大辞典》:柏根白皮药材名称柏根白皮拼音Bǎi Gēn Bái Pí别名柏皮(《本草经集庄》),柏白皮(《别录》)。出处《纲目》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已去掉栓皮的根皮。性味《纲目》

  • 簕竹

    药材名称簕竹别名车角竹、车筒竹、刺竹、大竹、水簕竹、大簕麻竹、麻竹、簕楠竹来源禾本科簕竹Bambusa sinospinosa McClure,以竹叶、竹笋、竹茹入药。生境分部华南、西南。性味竹叶:甘

  • 黄瓜藤

    《中药大辞典》:黄瓜藤药材名称黄瓜藤拼音Huánɡ Guā Ténɡ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茎。6月采。阴干或鲜用。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无毒

  • 蝙蝠葛叶

    药材名称蝙蝠葛叶拼音Biān Fú Gě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dauricumDC.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nispermum dauricum DC.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