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鹌鹑

鹌鹑

《全国中草药汇编》:鹌鹑

药材名称鹌鹑

拼音ān Chun

来源雉形目雉科鹌鹑Coturnix coturnix (L.),以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华北。

功能主治补中气,强筋骨,止泻痢。主治小儿疳积,下痢,百日咳等。

复方治痢疾:鹌鹑1只,取肉,赤小豆5钱,生姜3片,水煎服,日服2次。

治百日咳:鹌鹑肉烧焦研面,每服0.5钱,日服2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鹌鹑

药材名称鹌鹑

拼音ān Chun

别名鹑鸟(《毛诗传》),循(《禽经》注),宛鹑(《广志》),赤喉鹑(《动物学大辞典》),红面鹌鹑(《中国动物图谱·鸟类》)。

出处崔禹锡《食经》

来源为雉科动物鹌鹑全体

原形态体长约16厘米。形似鸡雏,头小尾秃。嘴短小,黑褐色。虹膜栗褐色。头顶黑而具栗色的细斑,中央纵贯以棕白色冠纹,两侧亦有同色的纵纹,自嘴基越眼而达颈侧;额头侧及颏、喉等均淡砖红色。上背栗黄色,散有黑色横斑和蓝灰色的羽缘,并缀以棕白色羽干纹;两肩、下背、尾均黑色,而密布粟黄色纤细横斑,除尾羽外,并都具有蓝灰色羽缘;背面两侧各有一列棕白色大形羽干纹,极为鲜丽。两翼的内侧覆羽和飞羽淡橄榄褐色,杂以棕白色黑缘的细斑;初级飞羽大多暗褐而外翈缀以锈红色横斑。胸栗黄色,杂以近白色的纤细羽干纹。下体两侧转栗色,散布黑斑,并具较大的白色羽干纹,至下胁尤形宽阔而显著。腹以次近白。脚短,淡黄褐色。

生境分部冬季常牺于近山的平原,潜伏杂草或灌丛中。主食谷类和杂草的种子。繁殖于我国东北和更北地区.迁徙及越冬时,遍布我国东部。

性味甘,平。

①《七卷经》:"味辛,平。"

②《品汇精要》:"味甘,性温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泻痢,疳积,湿痹。

①孟诜:"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结热。""患痢人和生姜煮食之。"

②崔禹锡《食经》:"主赤白下痢,漏下血,暴风湿痹,养肝肺气,利九窍。"

③《嘉佑本草》:"和小豆、生姜煮食,止泄痢。"

④《本草衍义》:"小儿患疳及下痢五色,旦旦食之。"

⑤《本草求原》:"补土续气,调肺利水湿。治腹大如鼓,泻痢,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煎汤或烧存性研末。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鹌鹑

药材名称鹌鹑

拼音ān Chun

英文名Quail

别名鹑、鹩、罗鹑、赤喉鹑、红面鹌鹑

出处出自崔禹锡《食经》。

1.《埤雅》:鹑有两种,有白鹑,有丹鹑。丹鹑,色赤黄而又锐上秃下,夏出秋藏,飞必附草。

2.《本草衍义》:鹑,初生谓之罗鹑 ,至初秋谓之早秋,中秋已后渭之白唐。

3.《纲目》:鹑,大如鸡雏,头细而无尾,毛有斑点,甚肥,雄看足高,雌者足卑,其性畏寒,其在田野,夜则群飞,昼则草伏,人能以声呼取之,畜令斗搏。

来源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鹌鹑的肉或去羽毛及骨脏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turnix coturnix(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除去羽毛及内脏,鲜用,或取肉鲜用。

原形态鹌鹑,小型禽类。体长约16cm。形似鸡雏,头小尾秃。嘴短小,黑褐色。虹膜栗褐色。头顶黑而具栗色的细斑,中央冠以白色条纹,两侧也有同色的纵纹,白嘴基越眼而达颈侧;额头侧及颏、喉等均淡砖红色。上背栗黄色,散有黑色横斑和蓝灰色的羽缘,并缀以棕白色羽干纹;两肩、下背、尾均黑色,而密布栗黄色纤维横斑,除尾羽外,并都具有蓝灰色羽丝缘;背面两侧各有一列棕白色大形羽干纹,级为鲜丽。两翼的内侧覆羽和飞羽淡橄榄褐色,杂以棕白色黑缘的细斑;初级飞羽大多暗褐而外翈缀以锈红色横斑。胸栗黄色,杂以近白色的纤细羽干纹。下体两侧转栗色,散布黑斑,并具较大的白色羽干纹,至下胁尤形宽阔而显着。腹以下近白。脚短,淡黄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冬季常栖于近山的平原,潜伏杂草或灌丛中主食谷类和杂草的种子。

资源分布:繁殖于东北,适徙及越冬时,遍布我国东部。现已大量人工饲养。

栽培野生鹌鹑经常活动在草丛、灌丛之中,惊起时,飞翔很快、离地不高。呈直线前。善于急走。在我国分布很,多为旅鸟,少数为留鸟。繁殖期在北方,越冬期在南方。

养殖要点 在选种、选配上应选择产蛋能力强、体质健壮、爱鸣叫、声音高、行动活泼的公、母鹌鹑作种用。公鸦1个月龄即开始鸣叫,3个月性成熟者为佳。母鹑40d左右即开始产蛋,3个月平均产蛋率达 80%以上者,可选作种鸽。一般要在开产20d后再进行交配,否则会引起母鹑停产。雌雄比例一般占2:1,最多不超过5:2,可保证受精率。选择种蛋最好在配后5-7d以后者比较可靠。

鹌鹑蛋孵化期为16-17d孵化原理和方法与家鸡相似。如数量少时,可用家鸽代孵。多时可采用机器孵化。

饲养管理 出雏10d之内为幼鹑,l-13d为中雏,30d左右进行最后1次换毛,换毛后即为成鹑。雏鹑的培育很重要,育雏好坏直接影响成活率、产蛋率和蛋的大小。出壳后,最初换毛的5d内,应特别注意保温工作,否则会引起大量死亡。幼雏应先饮温水,然后再开食。且星期龄幼雏每口饲喂4次,有条件时可夜间补饲1次,以利生长。

鹌鹑的新陈代谢比鸡旺盛,生长快,繁殖周期短,对饲料中蛋白质的质量要求更高。一般比鸡要高5%-6%,在饲喂方式上,一是喂干粉料;二是喂半湿料。每日喂5次,均匀给饲。饲料应多样化,均匀搭配。舍饲室内温度为20-22℃,适当密养,减少空间及活动量,以免消耗体力,使生产力下降。雌雄成鹑要分开饲养,以免争偶。鹌鹑胆小易惊,产蛋多在停晚,要注意仿止干扰。并及时消除粪便、通风换气,保持环境卫生。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大肠;心;肝;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益中气;止泄痢;壮筋骨。主脾虚泻痢;小儿疳积;风湿痹证;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2只;或烧存性,研末。

注意1.《食疗本草》:“不可共猪肉食之,令人多生疮。”四月以后及八月以前鹑肉不可食。

2.《七卷经》:“食之令人忘。”3.《本草拾遗》:“共猪肉食之,令人生小黑子。”4.《嘉佑本草》:“不可和菌子食之,令人发痔。四朋以前未堪食。”5.《医学入门》:“春月不可食。”6.《医林纂要·药性》:“助肝风。”

各家论述1.孟流: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结热。患痢人和生姜煮食之。

2.崔禹锡《食经》:主赤自下痢,漏下血,暴风湿痹,养肝肺气,利九窍。

3.《嘉佑本草》:和小豆、生姜煮食,止泄痢。

4.《本草衍义》:小儿患府及下痢五色,旦旦食之。

5.《本草求原》:补士续气,调肺利水湿。治腹大如鼓,泻痢,疳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拿虎

    药材名称拿虎拼音Ná Hǔ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海南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tsiangiana Metc.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高30

  • 虎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骨药材名称虎骨拼音Hǔ Gǔ来源猫科动物虎Panthera tigris L.的骨骼。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强筋健骨。用于风湿痹痛,脚膝酸软。用法用量

  • 苦茶叶

    《中药大辞典》:苦茶叶药材名称苦茶叶拼音Kǔ Chá Yè别名小白蜡、苦味散、苦丁茶(《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日本毛女贞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常绿

  • 朱砂草

    《中药大辞典》:朱砂草药材名称朱砂草拼音Zhū Shā Cǎo别名反背红(《贵阳民间药草》),叶下红、红青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血盆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

  • 黄花远志

    药材名称黄花远志拼音Huánɡ Huā Yuǎn Zhì别名黄金卵、吊吊黄、黄花鸡骨(《江西草药》),鸡根、小荷苞、鸡肚子果、荷苞山桂花(《云南中草药》)。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远

  • 黄脚鸡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脚鸡药材名称黄脚鸡拼音Huánɡ Jiǎo Jī别名竹根假万寿竹、十样错、玉竹[贵州]来源百合科假万寿竹属植物竹根假万寿竹Disporopsis perryi (Hua

  • 蛇退

    药材名称蛇退拼音Shé Tuì别名俞莲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褐黄蜘蛛抱蛋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褐黄蜘蛛抱蛋,又名:千年竹、爬地蜈蚣。多年生宿根草本。

  • 扁担杆

    药材名称扁担杆拼音Biǎn Dɑn Gǎn别名娃娃拳、麻糖果、月亮皮、葛荆麻来源椴树科扁担杆属植物扁担杆Grewia biloba G. Don,以根或全株入药。夏秋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辛、甘,温

  • 败酱草

    药材名称败酱草拼音Bài Jiànɡ Cǎo别名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牙来源本品为败酱草科植物黄花龙芽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Lin

  • 干冬菜

    药材名称干冬菜拼音Gān Dōnɡ Cài别名霉干莱(《纲目拾遗》),陈干菜(《本草再新》)。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茎叶,经盐腌蒸晒而成。原形态形态详"菘菜&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