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仁丸

麻仁丸

《中国药典》:麻仁丸

药方名称麻仁丸

处方火麻仁200g 苦杏仁100g大黄200g枳实(炒)200g厚朴(姜制)100g白芍(炒)200g

性状为黄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苦。

炮制上六味,除火麻仁、苦杏仁外,其余大黄等四味粉碎成细粉,再与火麻仁、苦杏仁掺研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0~4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1~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麻仁丸

药方名称麻仁丸

处方枳壳(麸炒)、白槟榔(煨.半生)、菟丝子(酒浸.别研)、山药防风山茱萸(去核)、肉桂(去皮)、车前子,各一两半。木香羌活,各一两。郁李仁(去皮.研)、大黄(半蒸.伴生)、麻仁(研),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别研药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顺三焦,和五脏,润肠胃,除风气,治冷热壅结,津液耗少,大便闭难或不通。若年高气弱及有风之人,大便秘涩者宜服。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水临卧服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博济方》卷一:麻仁丸

药方名称麻仁丸

处方麻仁120克(先以温水浴后,悬在井中五日,令生芽,日晒,退皮取仁)大黄120克(半蒸,半生)白槟榔30克(半生,半煨)山茱萸45克 薯蓣45克 官桂(去皮)45克车前枳壳(麸炒)防风各45克羌活45克木香60克菟丝子45克郁李仁120克

制法上十三味,同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理气疏风,润肠通便。治风寒积滞内阻,三焦不和,胸膈满闷,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临卧时用温开水送下。

摘录博济方》卷一

产育宝庆集》卷上:麻仁丸

药方名称麻仁丸

处方麻仁(研)枳壳(炙)人参大黄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产后气虚津伤,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20丸。大便未通可加丸数。

摘录产育宝庆集》卷上

儒门事亲》卷十二:麻仁丸

药方名称麻仁丸

处方郁李仁(去皮,另捣)火麻仁(另捣)各60克大黄60克(半生、半熟)槟榔15克 干山药防风(去芦)枳壳(炒,去瓤)各23克羌活木香各17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大便涩滞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后用温开水送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景岳全书》卷五十五:麻仁丸

药方名称麻仁丸

处方芝麻4两(研,取汁),杏仁4两(去皮尖,研如泥),大黄5两,山栀10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入麻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便秘结,胃实能食,小便热赤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白汤送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五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麻仁丸

药方名称麻仁丸

处方***仁(研如膏)1两半,大黄(锉,炒)1两半,葛根(锉)1两半,桑根白皮(锉)1两1分,芒硝(生铁铫子内炒干,纸裹,黄土内窨1宿,研)1两1分。

制法上三味为末,与芒硝、麻仁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内壅闭,大便不通,气喘息促。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煎粟米饮送下,至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八三:麻仁丸

药方名称麻仁丸

处方***仁(研)2两,木香3分,枳壳(去瓤,麸炒)1两,大黄(锉,炒)1两,恶实(炒)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除麻仁外,为末,入麻仁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痈肿发背,及脏腑涩滞。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水送下。未效,加至3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三

杨氏家藏方》卷四:麻仁丸

药方名称麻仁丸

处方麻仁1两(别研),杏仁(去皮尖,麸炒)2钱半,枳实(去瓤,麸炒)半两,白芍药半两,黑牵牛1两7钱半(微炒)。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温熟水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四

伤科补要》卷三:麻仁丸

药方名称麻仁丸

处方归尾、大黄、麻仁、羌活桃仁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润肠养血。主血燥便闭。

用法用量白汤送下。

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灵验良方汇编》卷下:麻仁丸

药方名称麻仁丸

处方麻仁、人参枳壳杏仁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产后去血过多,津液枯竭,不能传送,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米饮送下。

摘录《灵验良方汇编》卷下

《博济》卷二:麻仁丸

药方名称麻仁丸

处方麻仁4两(先以温水浴,悬在井中5日,令生芽,日晒,退皮取仁),大黄4两(2两蒸,2两生用),白槟榔1两(半煨半生),山茱萸1两半,薯蓣1两半,官桂(去皮)1两半,车前子1两半,枳壳(麸炒)1两半,防风1两半,羌活1两半,木香2两,菟丝子1两半(酒浸1宿后,炒黄),郁李仁4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顺三焦,和五脏,润肠胃,除风气。主三焦不和,脏腑虚冷,胸膈疰闷,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临卧温水送下。

摘录《博济》卷二

《洁古家珍》:麻仁丸

药方名称麻仁丸

处方枳壳(麸炒,去瓤)、川芎各等分,麻仁泥子减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秘,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食前温水送下。

摘录《洁古家珍》

《圣惠》卷二十九:麻仁丸

药方名称麻仁丸

处方***仁2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1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木香半两,槟榔1两,柴胡1两(去苗)。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气壅,大便秘涩,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圣惠》卷二十三:麻仁丸

药方名称麻仁丸

处方***仁3两,羚羊角屑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芎?1两,木香1两,鳖甲2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独活2两,槟榔2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郁李仁2两(汤浸,去皮尖,微炒),牵牛子2两半(一半微炒,一半生用)。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肠风热秘涩,气壅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水送下。以利为度。

注意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三:麻仁丸

药方名称麻仁丸

处方***仁1升,黄芩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连月饮酒,咽喉烂,舌上生疮。

用法用量含之。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三

方出《肘后》卷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麻仁丸

药方名称麻仁丸

处方***子1升(捣),黄柏2两(末)。

制法上以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连月饮酒,喉咽烂,舌上生疮。

用法用量普济方》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粒,含化。

摘录方出《肘后》卷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

《圣惠》卷五十八:麻仁丸

药方名称麻仁丸

处方***仁2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1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川芒消1两,槟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便难,五脏气壅,三焦不和,热结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生姜汤送下,晚再服之。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医略六书》卷二十五:麻仁丸

药方名称麻仁丸

处方麻仁3两,杏仁2两(去皮),桃仁2两,枳实1两半(炒),郁李仁3两,当归3两,大黄3两,厚朴1两半,白芍2两(酒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气滞血燥,大便不通,小腹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送下。

各家论述气滞于胃,血燥于肠,津液不得传送大府,故大便不通,小腹胀满焉。生麻仁润燥滑肠,制大黄润肠开结;厚朴散气宽胀,桃仁破瘀血润燥,郁李仁润肠散结,扁杏仁润燥降气;当归养血荣肠胃,枳实破气宣壅滞,白芍药敛阴血以致津液也。蜜丸汤下,俾血润气行,则津液流通,而大府自润,传送有权,焉有大便燥闭,小腹胀满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猜你喜欢

  • 钓藤大黄汤

    药方名称钓藤大黄汤处方钓藤皮半两,当归半两,甘草(炙)半两,芍药半两,大黄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伤寒不解,发惊妄语,狂躁潮热;以及小儿伤食,作惊发痫,不吃乳食,发热啼哭。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

  • 牛黄凉膈圆

    药方名称牛黄凉膈圆处方牛黄(研)一两一分,南星(牛胆制)七两半,甘草十两,柴石英(研飞)、麝香(研)、龙脑(研),各五两;牙硝(枯过.研细)、寒水石粉(煅)、石膏(细研),各二十两。炮制上为末,炼蜜为

  • 二铅散

    药方名称二铅散处方铅丹1分,铅霜(研)半分,蛤粉(研)半钱,晚蚕蛾(微炒)半钱,麝香(研)1钱。制法上各为散。功能主治小儿紧唇疮。用法用量用蜜合调敷疮上。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 风气跌扑膏药神方

    药方名称风气跌扑膏药神方处方男发1大团,蓖麻子(去壳)200粒,猪脂(熬油)2斤8两,麻油8两(以上先熬,熬至发化,蓖麻子焦枯,再入后药),威灵仙3两,熟地2两,独活1两5钱,金银花2两,当归身1两5

  • 独味蜂王浆

    药方名称独味蜂王浆处方蜂王浆适量制法用开水将蜂王浆配制作1∶100的溶液。功能主治滋补强壮,益肝健脾。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以及病后全虚、营养不良。用法用量每日口服2次,每次20~30克,长期服用。摘录《

  • 九华膏

    药方名称九华膏处方滑石600克 月石90克龙骨120克 川贝18克冰片18克朱砂18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用凡士林调匀成20%的软膏,冬季可适当加人香油。功能主治消肿止痛,生肌润肤。治内外痔肿痛及内痔手

  • 归黄散

    药方名称归黄散处方当归少许,生地黄少许,轻粉少许,黄连少许,赤芍药少许,杏仁3枚(去皮尖)。功能主治目赤烂。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绢袋裹,用水1盏,煎热熏眼;却以别物裹药,闭眼熨之。摘录《普济方》卷

  • 神圣膏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神圣膏药方名称神圣膏处方木香30克雄黄30克(细研)桂心30克赤芍药30克当归30克人参30克(去芦头)附子30克(生,去皮、脐)丁香30克白芷30克黄耆30克没药30克 芎藭

  • 活血破瘀汤

    药方名称活血破瘀汤处方黑玄参5钱,丹皮3钱,枯草3钱,香附3钱,当归4钱,川芎3钱,胡黄连3钱,蒺藜3钱(炒),白芍3钱,谷精草2钱,木贼3钱,甘草1钱,田三七5分(为末)。功能主治活血破瘀。主聚星障

  • 黄耆芩术汤

    药方名称黄耆芩术汤处方黄芩1钱5分,白术1钱(生用),黄耆1钱(蜜炙),茯苓1钱,阿胶1钱(蛤粉炒成珠),杜仲1钱(姜汁炒),甘草3分,续断8分,糯米100粒。功能主治胎气虚热,不能举胎,下部虚寒,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