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作者佚名。约为公元279年前著作。一卷,为道家书,其中有丹法及房中健身等内容。
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同胫毛。详该条。
《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上方。牛蒡子、天花粉、白术、炒栀子、葛根各一钱,甘草、升麻各五分,生地黄二钱,连翘、黄芩、青皮、防风各八分,黄连四分,桔梗一钱二分,玄参一钱五分。水煎,食后服。治酒食热毒郁于喉间,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
为眼睑时时眨动的证候。《审视瑶函》谓本症有四:①两目连劄,或色赤,或时拭眉,此胆经风热,欲作肝疳,用四味肥儿丸加龙胆草。②有雀目眼劄,服煮肝饮兼四味肥儿丸。③有发搐目劄,属肝胆风热,先用柴胡清肝散,继
①见《云南中草药选》,为铁仔之别名。②见《江西草药》,为鹿茸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所指有二:①出《针灸集成》。即百虫窠,见该条。②《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委中者,血郄也。”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交。见该条。
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即眼胎赤。见该条。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谓目见东南二风则涩痛泪出,……乃肝之自病,气盛于血,发春夏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