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羊角

黄羊角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羊角

药材名称黄羊角

拼音Huánɡ Yánɡ Jiǎo

别名蒙古瞪铃、蒙古原羚

来源牛科动物黄羊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的。镑丝用。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平肝熄风,清热解毒。用于小儿感冒高热,小儿惊风,中风,瘟病发热。

用法用量1~3钱,水煎2~3小时。

备注(1)黄羊油治痔疮,用适量涂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黄羊角

药材名称黄羊角

拼音Huánɡ Yánɡ Jiǎo

出处《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羊

药理作用①解热作用

黄羊角水煎液4克/公斤灌胃,使人工发热的家兔于2小时体温开始下降,6小时后恢复正常,而2克/公斤灌胃,则作用甚微。

②抗惊厥作用

蟾蜍淋巴腔注射其水煎液0.1克/公斤及0.2克/公斤,对苯甲酸钠咖啡因(淋巴腔注射15毫克/只)所致的惊厥能显着的减少惊厥率,并增加恢复率,而对硝酸***性的惊厥(淋巴腔注射0.06毫克/公斤)则不能降低惊厥率,但能非常显着的增高恢复率。黄羊角水煎液给小鼠灌胃10克/公斤,对苯甲酸钠咖啡因(皮下注射600毫克/公斤)所致的惊厥,不能减少惊厥率和增加恢复率,对硝酸***(皮下注射1毫克/公斤)所致的惊厥,虽能减少惊厥率和增高恢复率,但都不显著。

此外,蟾蜍淋巴腔注射黄羊角水煎液0.2克/只,能非常显著地加强***钠(腹腔注射4毫克/只)的毒性而使蟾蜍死亡。水煎液2克/公斤及4克/公斤给小鼠灌胃,每天1次,连续7次,能加强***钠的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黄羊角水煎液80克/公斤,未见有毒性反应,观察3天亦无死亡。

功能主治《吉林中草药》:"平肝熄风,清热解毒。治痫症,中风,小儿惊风,肝火炽盛,温热病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复方治小儿感冒发热:黄羊角二钱。水煎三小时,滤过,再加热浓缩,然后于滤液中兑蔗糖,制成黄羊角糖浆。分十次服,每日三次。(《吉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羊角

药材名称黄羊角

拼音Huánɡ Yánɡ Jiǎo

英文名Mongolian gazelle horn

出处出自《吉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黄羊的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

采收和储藏:一般冬季捕猎后,将角从基部锯下,干燥。

原形态黄羊,中等大小偶蹄动物。成兽体长超过1.1m,体重可达30kg左右。鼻面较宽, 耳较短,颈细长,颊无面纹。雄羊角一对,角短较直。除角尖外,均有明显的环棱,角尖向内弯。角因个体差异而有变化。雌羊无角,但相当于角的部位有明显突起。四肢较细,后肢略长于前肥。臀部有白斑。尾短,长仅8-10cm。其冬毛厚而色浅,全身为浅红棕色,杂有白色长毛伸出;腹毛白色,臀部白斑极为显着。夏毛浅棕黄色,吻鼻部略带棕色,尾亦棕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草原丘陵和半荒地带。具集群性,奔跑甚速。以禾本科植物及豆科牧草为主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长圆锥形而侧扁,略呈“S”形,长约2cm。表面来棕色或灰黑色,不甚光滑,除先端外,角中下部均有等距的椭圆形环脊17-20个,其下部间距较密,约5mm,环脊的一侧较平坦,不连成环状。内有骨塞,透明。气味弱。

显微鉴别,黄羊角纵切片:用10%氢氧化钾处理后装片,组织强胞呈淡棕色或灰棕色,细胞内含少量灰色或棕色色素颗粒,常相聚成团或相连成丝状。

粉末特征:淡棕色。与羚羊极相似。惟基本角质细胞含棕色或灰棕色色素颗粒。

药理作用1.解热作用:黄羊角水煎液4g/kg灌胃,使人工发热的家兔于2小时体温开始下降,6小时后恢复正常,而2g/kg灌胃,则作用甚微。

2.抗惊厥作用:给蟾蜍淋巴腔注射其水煎液0.1g/kg及0.2g/kg,对苯甲酸钠咖啡因(淋巴腔注射15mg/只)所致的惊厥能显着的减少惊厥率,并增加恢复率,而对硝酸***性的惊厥(淋巴腔注射0.06mg/kg)则不能降低惊厥率,但能非常显着的增高恢复率。黄羊角水煎液给小鼠灌胃10g/kg,对苯甲酸钠咖啡因(皮下注射600mg/kg)所致的惊厥,不能减少惊厥率和增加恢复率,对硝酸***(皮下注射 1mg/kg)所致的惊厥,虽能减少惊厥率和增高恢复率,但都不显着。此外,蟾蜍淋巴腔注射黄羊角水煎液0.2g/只,能非常显着地加强***钠(腹腔注射4mg/只)的毒性而使蟾蜍死亡。水煎液2g/kg及4g/kg给小鼠灌胃,每天1次,连续7次,能加强***钠的毒性。小鼠腹腔注射黄羊角水煎液80g/kg,未见有毒性反应,观察3天亦无死亡。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平肝熄风;清热解毒。主温热病高热神昏痉厥;小儿感冒发热;小儿惊风;中风;青盲内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剂量可用至30-50g;或研末冲。

复方治小儿感冒发热: 黄羊角二钱。水煎三小时,滤过,再加热浓缩,然后于滤液中兑蔗糖,制成黄羊角糖浆。分十次服,每月三次。(《吉林中草药》)

各家论述《吉林中草药》:平肝熄风,清热解毒。治痫症,中风,小儿惊风,肝火炽盛,温热病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槟榔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槟榔药材名称马槟榔拼音Mǎ Bīnɡ Lɑnɡ别名屈头鸡、水槟榔、马大白、紫槟榔、太极子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马槟榔Capparis masaikaii Levl.,以种仁入药。

  • 泡桐根

    药材名称泡桐根拼音Pào Tó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泡酮工毛泡酮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ulownia fortunei (Seem.) Hemsl.P.tomentosa

  • 高粱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药材名称高粱拼音Gāo Liɑnɡ别名蜀黍来源禾本科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化学成分嫩株含氰甙类杜林甙(即叶下珠甙,dhu

  • 海州常山

    药材名称海州常山拼音Hǎi Zhōu Chánɡ Shān别名臭梧桐性味辛、苦、甘,凉。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用法用量为取其祛风湿之效。单用,或与稀莶草配伍,

  • 红粘谷子

    药材名称红粘谷子拼音Hónɡ Zhān Gǔ Zi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繁穗苋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paniculat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日晒,

  • 大烟锅草

    药材名称大烟锅草别名香油罐来源菊科金挖耳属植物大花金挖耳草Carpesium macrocephalum Franch. Et Savat.,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凉

  • 台湾牛奶菜

    药材名称台湾牛奶菜拼音Tái Wān Niú Nǎi Cài英文名root of Taiwan Condorvine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的全株。拉丁植

  • 灵猫骨

    药材名称灵猫骨拼音Línɡ Māo Gǔ别名斑灵猫、香狸、灵狸、麝香猫、小灵猫、笔猫、灵狸来源食肉目灵猫科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 Desmarest,以骨骼、肉入药。生境

  • 山肉桂

    药材名称山肉桂拼音Shān Ròu Guì别名土肉桂、三条筋、小粘药(《云南中草药选》)。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樟科植物钝叶樟的茎皮。秋季采收。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1

  • 赤瓟

    《中药大辞典》:赤瓟药材名称赤瓟拼音Chì Páo别名气包(《东北药植志》),赤包、山屎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赤瓟的果实。果实成熟后连柄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