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丝瓜花

丝瓜花

《中药大辞典》:丝瓜花

药材名称丝瓜花

拼音Sī Guā Huā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葫芦科植物丝瓜丝瓜花蕾,夏季开花时采取。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丝瓜"条。

化学成分花中谷氨酰胺、天冬氨酸、精氨酸、天门冬素的含量雌花比雄花中多,而赖氨酸,丙氨酸则在雄花中为多。

性味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肺热咳嗽,咽痛,鼻窦炎,疔疮,痔疮。

①《滇南本草》:"清肺热,消痰下气,止咳,止咽喉疼,消烦渴,泻相火。"

②《分类草药性》:"涂疔疮,退火毒,消肿。"

③《陆川本草》:"治鼻窦炎。"

④《重庆草药》:"清热利便。治疮毒,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肺热咳嗽,喘急气促:丝瓜花、蜂蜜。煎服。(《滇南本草》)

②治红肿热毒疮,痔疮:丝瓜花五钱,铧头草五钱。生捣涂敷。(《重庆草药》)

③治外伤出血:丝瓜花.秋葵叶。晒干研粉。加冰片少许,同研末外用。(《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丝瓜花

药材名称丝瓜花

拼音Sī Guā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Luffa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奥丝瓜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ffa cylindrica (L.)Roem. Luffa acutangula (L.)Roxb.

采收和储藏:夏季开花时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粗糙,有棱沟,有微柔毛。茎须粗壮,通常2-4枝。叶互生;叶柄粗糙,长10-12cm,近无毛;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长宽均为10-12cm,通常掌状5-7裂,裂片三角形,中间较长,长8-12cm,洗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深心形,上面深绿色,有疣点,下面浅绿以,有短柔毛,脉掌状,具白色长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0-20朵生于总状花序的顶端,花序梗粗壮,长12-14cm,花梗长2cm;花萼筒钟形,被短柔毛;花冠黄色,幅状,开后直径5-9cm,裂片5,长圆形,长0.8-1.3cm,宽0.4-0.7cm,里面被黄白色长柔毛,外面具3-5条突起的脉,雄蕊5,稀3,花丝6-8mm,花初开放时稍靠合,最后完全分离;雌花单生,花梗长2-10cm;花被与雄花同,退化雄蕊3,子房长圆柱状,有柔毛,柱头3,膨大。果实圆柱状,直或稍弯,长15-30cm,直径5-8cm,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纵条纹,未成熟时肉质,成熟后干燥,里面有网状纤维,由先端盖裂。种子多数,黑色,卵形,扁,平滑,边毋狭翼状。花、果期夏秋季。

化学成分丝瓜药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芹菜素(api-genin),齐墩果酸(oleanoli caed([1]及丙二酸(malonic acid)[2]等脂肪酸。

性味味甘;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主肺热咳嗽;咽痛;鼻窦炎;疔疮肿毒;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清肺热,消痰下气,止咳,止咽喉疼,消烦渴,泻相火。

2.《分类草药性》:涂疔疮,退火毒,消肿。

3.《陆川本草》:治鼻窦炎。

4.《重庆草药》:清热利便。治疮毒,痔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老米酒树

    药材名称老米酒树别名糯米果、碎米果、冷饭果、老米酒、老米醋来源忍冬科荚蒾属植物珍珠荚蒾Viburnum foetidum Wall. var. ceanothoides (C. H. Wright)

  • 鸡腰果

    药材名称鸡腰果拼音Jī Yāo Guǒ别名腰果、槚如树来源漆树科鸡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淡,平。有毒。功能主治截疟杀虫。主治疟疾。用法用

  • 长春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春七药材名称长春七拼音Chánɡ Chūn Qī别名长虫七来源为伞形科邪蒿属植物长春七Seseli giraldii Diels,以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晒干备用。性

  • 金剪刀草

    药材名称金剪刀草拼音Jīn Jiǎn Dāo Cǎo别名河边威灵仙、铜脚威灵仙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湖州铁线莲Clematis huchouensis Tamura,以根及全草入药。夏秋采根和藤叶分开

  • 苍耳

    《中药大辞典》:苍耳药材名称苍耳拼音Cānɡ ěr别名卷耳(《诗经》),葹(《楚辞》),苓耳(《毛诗传》),地葵(《本经》),枱耳(《楚辞》王逸注),白胡荽(郑玄),常枱(《广雅》),爵耳、耳珰草(陆

  • 野菰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菰药材名称野菰拼音Yě Gū别名烟管头草、僧帽花、蛇箭草、烧不死来源列当科野菰属植物野菰Aeginetia indica L.,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晒干。性味苦,凉。有小毒。功能

  • 树舌

    药材名称树舌拼音Shù Shé英文名Artist's Conk别名赤色老母菌、扁芝、梨菌、枫树芝、老母菌、扁蕈、白斑腐菌、木灵芝、树耳朵、老牛肝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真菌》。来源药材基源:为多

  • 春花胡枝子

    《中药大辞典》:春花胡枝子药材名称春花胡枝子拼音Chūn Huā Hú Zhī Zǐ出处《全展选编·外科》来源为豆科植物春花胡枝子的全草。原形态直立灌木。枝条疏被长绒毛。3出复叶,

  • 绿衣枳壳

    药材名称绿衣枳壳拼音Lǜ Yī Zhǐ Ké英文名Fructus Poniciri Trifoliatae Immaturus别名枸橼、臭橼、枳、枸橼李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Poncirus

  • 鹅血

    《中药大辞典》:鹅血药材名称鹅血拼音é Xuè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血。性味《纲目》:"咸,平,微毒。"功能主治治噎膈反胃,解毒。①陶弘景:&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