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乌蛇胆

乌蛇胆

药材名称乌蛇胆

拼音Wū Shé Dǎn

出处《纲目》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将蛇剖开腹部,找出胆囊,用线扎住胆管上端,然后沿结扎处上方剪断,取出晾干。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蛇"条。

性状干燥的胆囊,全体呈棕褐色或绿褐色,皱缩,长约1厘米,粗0.5厘米,上端胆管长1.5厘米。对光透视微透明,内心黄棕色或黄绿色。味极苦,回甜。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微甘,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化痰,明目。

①《纲目》:"治大风疠疾,木舌胀塞。"

②《四川中药志》:"治痰迷心窍,风热发狂,眼雾不明;痔疮红肿及皮肤热毒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为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搽。

复方①治痰迷心窍:蛇胆陈皮胆星黄连、川贝、琥珀。共研末为丸服。

②治风热发狂:蛇胆、巴霜、朱砂全蝎寒水石黄连。共研末为丸服。

③治眼雾不明,皮肤热毒及痱子:蛇胆兑酒吞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④治木舌塞胀:蛇胆一枚,焙干为末,敷舌上,有涎吐去。(《圣惠方》)

⑤治内外痔疮:蛇胆,配麻油调搽。(《四川中药志》)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角膜疾病:取蛇胆汁5克(蛇的品种未经鉴定),以5~10倍量的95%酒精溶解,使蛋白沉淀,用滤纸过滤;滤液以水浴蒸发至无酒精气味,加蒸馏水适量及氯化钠0.6克溶解过滤,再加蒸馏水至100毫升即成。每日滴眼3~4次,部分病例每2小时1次。治疗各种角膜疾病(角膜溃疡、浅层点状角膜炎、浅层弥漫性角膜炎、角膜斑翳等)7例,用药时间最短8天,最长14天。痊愈3例,4例好转。本药除有消炎作用外,还能促使角膜混浊吸收,故应用后可使炎性征象迅速消退,角膜混浊减轻,浸润消失。无副作用,仅个别病人滴后有微痛,但很快消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痰药

    药材名称痰药别名野杜仲[湖北]、四棱子来源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大花卫矛Euonymus grandiflorus Wall.和肉花卫矛E. carnosus Hemsl.,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 竹卷心

    《中药大辞典》:竹卷心药材名称竹卷心拼音Zhú Juǎn Xīn别名竹针(《生草药性备要》),竹心(《本草再新》)。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卷而未放的幼叶。清晨采摘。原形态

  • 黎豆

    《中药大辞典》:黎豆药材名称黎豆拼音Lí Dòu别名虎豆(《尔雅》郭璞注),狸豆(《纲目》),巴山虎豆、鼠豆(《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头花黎豆的种子。秋后

  • 小蓝花地丁

    药材名称小蓝花地丁拼音Xiǎo Lán Huā Dì Dīnɡ别名紫花地丁、蓝花地丁、大冠远志、小丁香来源远志科远志属植物小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 var.

  • 香茶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茶菜药材名称香茶菜拼音Xiānɡ Chá Cài别名蛇总管[广西]、蛇通管、小叶蛇总管、母猪花头、铁棱角[浙江]、铁角棱、棱角三七、铁钉角、铁秤锤、铁生姜、盘

  • 羚羊肉

    《中药大辞典》:羚羊肉药材名称羚羊肉拼音Línɡ Yánɡ Ròu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等的肉。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

  • 益智仁

    《中药大辞典》:益智仁药材名称益智仁拼音Yì Zhì Rén别名益智子(《开宝本草》),摘艼子(《中药材手册》)。出处《得配本草》来源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5~6月间果实

  • 五加叶

    《中药大辞典》:五加叶药材名称五加叶拼音Wǔ Jiā Yè别名五加蕻(《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五加、无梗五加或刺五加等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五加皮&

  • 罐嘴菜

    药材名称罐嘴菜拼音Guàn Zuǐ Cài别名堇菜、地黄瓜、水白地黄瓜、白花蚶壳草、小犁头草来源堇菜科堇菜属植物堇菜Viola verecunda A. Gray,以全草入药。夏季

  • 木半夏果实

    药材名称木半夏果实拼音Mù Bàn Xià Guǒ Shí别名四月子、野樱桃、棠台、麦粒团、羊奶子、判渣、、石滚子、芦都子、牛脱。出处1.木半夏始载于《本草拾遗》“胡颓子”条下,云:“又有一种大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