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交连假瘤蕨

交连假瘤蕨

药材名称交连假瘤蕨

拼音Jiāo Lián Jiǎ Liú Jué

英文名Rhizome of Joined Phymatopsis

别名金鸡脚

出处始载于《蕨类名同及名称》。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交连假瘤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matopsis conjuneta Ch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挖取,除去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15-20cm。根茎长而横生,与叶柄基部密被红棕色、披针形鳞片,先端渐尖,基部阔而盾状着生,边缘有睫毛。叶远生;叶柄长7-10cm,禾秆色,光滑;叶片纸质,黄绿色,三角形,长7-10cm,宽10-12cm,羽状深裂几达羽轴;羽片5-7片,对生,基部一对平展,向上各裂片略斜向上,长圆状披针形,基部一对最大,长5-7cm,宽1.5-2cm,渐尖头,边缘有突尖的疏齿及白色膜质狭边;侧脉明显,斜上,细脉网状,网眼中有内藏小脉。孢子囊群椭圆形,近中脉两侧各成1行,着生于细脉交接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700m的林下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安徽、福建、河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微苦;凉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行气利湿。主尿路感染;尿血;泄泻;痢疾;风湿痹痛;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用于消化不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河套大黄

    药材名称河套大黄拼音Hé Tào Dài Huánɡ别名为蓼科植物河套大黄的根及根茎。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河套大黄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eum hotao

  • 榧花

    《中药大辞典》:榧花药材名称榧花拼音Fěi Huā别名棑华(《别录》)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红豆杉科植物榧的花。性味《别录》:"味苦。"功能主治《别录》:"主水气,去赤虫

  • 新疆卫矛

    《全国中草药汇编》:新疆卫矛药材名称新疆卫矛别名鬼箭羽来源卫矛科新疆卫矛Euonymus semenovii Regel et Herb.,以带翅的嫩枝、根入药。生境分部新疆。功能主治破血消瘀,活血止

  • 吊竹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吊竹梅药材名称吊竹梅拼音Diào Zhú Méi别名花叶竹夹菜、红莲、鸭舌红、金发草、白带草、紫背鸭跖草、红竹壳菜、百毒散来源鸭跖草科水竹草属植物水竹

  • 高山大戟

    药材名称高山大戟拼音Gāo Shān Dà Jǐ英文名mountain Euphorbi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高山大戟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horbia s

  • 虾子草

    药材名称虾子草拼音Xiā Zǐ Cǎo别名红虾子草(《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纤花耳草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纤弱披散草本,高约15~40厘米。茎秃净,干

  • 鞭叶耳蕨

    药材名称鞭叶耳蕨拼音Biān Yè ěr Jué英文名Marginate Sorus Shield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鞭叶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臭梧桐根

    药材名称臭梧桐根拼音Chòu Wú Tónɡ Gēn别名芙蓉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根,秋后采收,除去泥杂及茎叶。化学成分含赖桐二醇烯

  • 黑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点草药材名称黑点草拼音Hēi Diǎn Cǎo别名立竹根、山黄瓜、黄瓜菜、瓜米菜来源百合科油点草属植物疏毛油点草Tricyrtis pilosa Wall.,以根入药。夏秋采挖,

  • 轮叶铃子香

    药材名称轮叶铃子香拼音Lún Yè Línɡ Zǐ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轮叶铃子香的叶和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lonopsis souliei(Bonati)Merr.[B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