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人头七

人头七

药材名称人头七

拼音Rén Tóu Qī

别名开口箭人参果、牛党参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角盘兰的带根茎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minium monorhis(L.)R.Br.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角盘兰,多年生草本,高约5.5-35cm。块茎球形,直径约8mm。茎直立,无毛,下部生2-3枚叶。叶狭椭圆状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4-10cm,宽1-2.5cm,先端近急尖,基部渐狭略抱茎。总状花序圆柱状,长达15cm,具多数花;花苞片条状披针形,先端钝,长2.5mm,宽1mm多;花瓣近于菱形,向先端渐狭,或在中部多少3裂,中裂片条形,先端钝,上部稍肉质增厚,较萼稍长;唇瓣肉质增厚,与花瓣等长,基部凹陷,近中部3裂,中裂片条形,长1.5mm,侧裂片三角形,较中裂片短得多;退化雄蕊2,显着;柱头2裂,叉开,2枚;子房无毛。蒴果长圆形,长约5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4200m的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河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健脾;调经活血;解毒。主头昏失眠;烦躁口渴;不思饮食;月经不调;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种鹅儿肠

    药材名称大种鹅儿肠拼音Dà Zhǒnɡ é ér Chánɡ别名黑牵牛、通经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独籽繁缕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llaria monosperma Buch.-H

  • 福建胡颓子叶

    药材名称福建胡颓子叶拼音Fú Jiàn Hú Tuí Zǐ Yè出处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

  • 卤碱

    《全国中草药汇编》:卤碱药材名称卤碱拼音Lǔ Jiǎn来源为卤水块经过加工制成的粉剂。炮制取河北塘沽或汉沽产的卤水块,洗净,打碎,放容器内,约加等量水溶解,用6~8层纱布过滤,将滤液放在容器内加热,经

  • 苦良姜

    药材名称苦良姜拼音Kǔ Liánɡ Jiānɡ别名老虎姜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小花盾叶薯蓣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parviflora C.T.Ting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

  • 臭柏

    《中药大辞典》:臭柏药材名称臭柏拼音Chòu Bǎi别名新疆圆柏、双子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阿尔叉、霍宁-阿尔茨(蒙名)。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柏科植物沙地柏的枝叶、球果。

  • 小猪鬃七

    药材名称小猪鬃七拼音Xiǎo Zhū Zōnɡ Qī来源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肾盖铁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antum erythochlamys Diels[A.roborowski

  • 楮树根

    《中药大辞典》:楮树根药材名称楮树根拼音Chǔ Shù Gēn别名谷树子根(《本经逢原》),谷木蔃(《生草药手册》)。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嫩根或根皮。9~10月采。性味①《

  • 野靛

    药材名称野靛来源报春花科野靛Lysimachia decurrens G. Forst. var. acroadenia Makino [L. acroadenia Maxim.], 以叶或地上部分入

  • 三颗针

    《中药大辞典》:三颗针药材名称三颗针拼音Sān Kē Zhēn别名钢针刺(《天宝本草》),刺黄连(《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根皮全年

  • 假刺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刺藤药材名称假刺藤别名乌肺叶来源紫金牛科假刺藤Embelia scandens (Lour.) Mez,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淡、涩,平。有小毒。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敛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