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分枝火绒草

分枝火绒草

药材名称分枝火绒草

拼音Fēn Zhī Huǒ Rónɡ Cǎo

别名火艾、火草、白蒿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的戟叶火绒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ontopodium dedekensii (Bur. Et Franch.) Beauv. [Gnaphalium dedekensii Bur.et Franch.]

采收和储藏:6-7月采收,去根,洗净,晾干。

原形态戟叶火绒草多年生草本,高10-80cm。根状茎分枝短,骨数个至10余个簇生的花茎和少数与花茎同形的不育茎,无莲座状叶丛。茎稍细弱,被蛛丝状密毛或灰白色绵毛;腋芽常在花后生长,成长达10cm而叶密集的分枝。叶宽或狭线形,长10-40mm或更长,宽1.3-6.5mm,基部心形或箭形,抱茎,上面被灰色棉状或绢状毛,下面被白色茸毛。苞叶多数,与茎上部叶多少等长2-4倍,披针形或线形,两面被白色或灰白色密茸毛,开展成直径2-7cm的星状苞叶群,或有长总苞梗而成数个分苞叶群。头状花序径约4-5mm,5-30个密集,少有单生;总苞长3-4mm,被白色长柔毛状密茸毛;总苞片约3层,先端无毛,干膜质,渐尖或近圆形,远超出毛茸之上;小花异型,有少数雌花,或雌雄异株;花冠长约3mm,雄花花冠漏斗状;雌花花冠丝状;冠毛白色,基部稍黄色;雄花冠毛上部多少粗厚,有短毛状密齿或细锯齿;雌花冠毛丝状,有细齿或密锯齿,不育的子房和瘦果有乳头状突起或短粗毛。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3500m的高山和亚高山的林、干燥灌丛、干燥草地和草地,常在片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与西部、湖南西部、四川北部与西部及西南部、贵州、云南、西藏东部。

性味味淡;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寒止痛。主胃寒;腹痛;风湿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灸。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绣球防风根

    《中药大辞典》:绣球防风根药材名称绣球防风根拼音Xiù Qiú Fánɡ Fēnɡ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绣球防风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绣球

  • 石韦毛

    药材名称石韦毛拼音Shí Wéi Máo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及多种同属植物叶上的毛茸。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韦"条。功能主治《医林纂要

  • 黄花獐牙菜

    药材名称黄花獐牙菜拼音Huánɡ Huā Zhānɡ Yá Cài出处始载于《青海高原药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黄花獐牙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kingii Hook.

  • 地盘松球

    药材名称地盘松球拼音Dì Pán Sōnɡ Qiú出处始载于《滇南本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地盘松的幼嫩球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var. Py

  • 山辛夷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辛夷药材名称山辛夷拼音Shān Xīn Yí别名羊皮袋、皮袋香、山栀子来源木兰科山辛夷Michelia yunnanensis Franch. ex Finet et

  • 杏花

    《中药大辞典》:杏花药材名称杏花拼音Xìnɡ Huā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杏仁"条。性味①《别录》:"味苦,无毒。&quo

  • 路边姜

    《全国中草药汇编》:路边姜药材名称路边姜拼音Lù Biān Jiānɡ别名姜花、土姜活、山姜活来源姜科姜花属植物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 Koen.,以根状茎、果入药。冬

  • 豹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豹骨药材名称豹骨拼音Bào Gǔ别名川四腿、金钱豹骨来源猫科动物金钱豹Panfhera pardus L.及其他豹的骨骼。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

  • 黄蜀葵茎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茎药材名称黄蜀葵茎拼音Huánɡ Shǔ Kuí Jīnɡ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茎或茎皮。夏、秋采收。性味甘滑,微寒,无毒。功能主治和血

  • 雉子筵

    《全国中草药汇编》:雉子筵药材名称雉子筵拼音Zhì Zǐ Yán别名满山红、莓叶委陵菜瓢子来源蔷薇科莓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es L.,以地上部分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