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刚毛尖子木

刚毛尖子木

药材名称刚毛尖子木

拼音Gānɡ Máo Jiān Zi Mù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刚毛尖子木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yspora uagans (Roxb.)Wall.[Melastoma uagans Rox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1-2m。茎略四棱形或圆柱形,无槽或稀具浅槽,幼嫩时密被平展的腺毛。叶柄长1.5-5.5(-6)cm;叶片薄坚纸质或近膜质,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浅心形至圆形或钝,长11-16.5(-19)cm,宽5-7.5(-9)cm,边缘具不整齐的小齿,齿尖具刚毛,通常具缘毛,5-7基出脉,两面被细小的糠秕状鳞片,叶面基出脉、侧脉平整,背面基出脉、侧脉明显隆起,幼时基出脉、侧脉密被星状毛。由聚伞花序组成的圆锥花序顶生,长12-25cm,宽2.5-6cm,基部具叶状总苞2枚,花序轴、花梗及花萼均密被糠秕状星状毛;苞片和小苞片小,钻形,长约1mm,早落;花萼长约6mm,狭坛形,具钝四棱,具纵脉8条,其中4条不明显,裂片极小,几不明显,先端具突起的小尖头,花瓣红色或粉红色,卵形,长约6mm,于右上角突出一小片,先端具突起小尖头,无毛;雄蕊长者与短者药隔均隆起,基部均伸长成短距;子房纺锤形,下位,无毛。蒴果椭圆形,先端具胎座轴,长约5.5mm,顶孔开裂;宿存萼较果长,坛形,近先端缢缩。花期约10月,果期约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930m的疏,密林中湿润的地方及溪边,河旁。

资源分布:分布鞋于云南。

性味味苦;微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痢疾;腹泻;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阳参

    《中药大辞典》:黑阳参药材名称黑阳参拼音Hēi Yánɡ Shēn别名黑元参(《滇南本草》),白紫草、牛舌头菜(《云南中草药》),土玄参(《云南经济植物》)。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紫草科植物

  • 秋子梨

    药材名称秋子梨别名沙果梨、花盖梨、酸梨来源蔷薇科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以叶、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功能主治果实:解热祛痰。治肺热,咳嗽,痰多。叶:利水。

  • 漏斗瓶蕨

    药材名称漏斗瓶蕨拼音Lòu Dǒu Pínɡ Jué英文名Infundibuliform Bristle Fern别名热水莲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漏斗瓶蕨的全草。拉丁植物

  • 虫蚁菜

    药材名称虫蚁菜拼音Chónɡ Yǐ Cài别名张麻、止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微柱麻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amabainia cuspidata Wigh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

  • 椋子木

    《中药大辞典》:椋子木药材名称椋子木拼音Liánɡ Zǐ M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椋子木的心材。原形态椋子木,又名:椋、梾(《尔雅》),松杨、凉木(《本草拾遗》),冬青

  • 百蕊草根

    《中药大辞典》:百蕊草根药材名称百蕊草根拼音Bǎi Ruǐ Cǎo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的根。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下乳,亦通顺血脉,调气。"用法用量内服

  • 夜关门

    《中药大辞典》:夜关门药材名称夜关门拼音Yè Guān Mén别名茾、马帚(《尔雅》),三叶草(《滇南本草》),封草(《质问本草》),菌串子(《分类草药性》),野鸡草、白马鞭、赵公

  • 接骨树皮

    药材名称接骨树皮拼音Jiē Gǔ Shù Pí别名类梧桐、接骨树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思茅豆腐柴的根皮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emna szemaoensis Pei.采收和储藏:茎皮春

  • 血见愁老鹳草

    药材名称血见愁老鹳草拼音Xuè Jiàn Chóu Lǎo Guàn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Henry Cranesbill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血

  • 小血光藤

    《中药大辞典》:小血光藤药材名称小血光藤拼音Xiǎo Xuè Guānɡ Ténɡ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马钱科植物狭叶蓬莱葛的藤茎。原形态攀援状大灌木。叶对生,披针形至椭圆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