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剑花

剑花

药材名称剑花

拼音Jiàn Huā

别名量天尺花、霸王花(《岭南采药录》),昙花(《广州植物志》),七星剑花、龙骨花(《广东中药》Ⅱ),霸王鞭(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广东中药》

来源仙人掌科植物量天尺。夏、秋间采收净花,纵向切开(基部相连),略蒸后,晒干。

原形态量天尺(《岭南采药录》)

多年生攀援植物。茎极延长,长约8米或更长,利用气根攀登于灌木或乔木上或墙上,绿色、肉质,常收缩成节,有阔棱3条,棱边作波浪形。叶退化,于棱边腋间有小窝孔,窝孔间的距离4~5厘米,有小刺1~3枚。花单生,于晚上开放,日间闭合,长25~30厘米;花萼花瓣状,黄绿色,裂片厚,披针形,外反,萼管有大鳞片,无刺;花瓣纯白色,直立;雄蕊多数,2列,乳白色;子房下位,花柱1枚,柱头分裂,裂片乳白色。肉质浆果椭圆形,长约10厘米,红色,有鳞片,熟时近平滑。花期夏、秋。

生境分部生长于废墙上或树上,庭园中有栽培。产广东。

性状干燥花呈不规则的长条束状,长约15~17厘米。花被棕褐色或黄棕色。萼管细长部扭曲呈条束状,外侧有皱缩的鳞片。上端花被狭长披针形,有纵脉,往往数轮粘贴在一起。花被内有多数雄蕊。气微弱,味稍甜。以朵大、色鲜明、味香甜者为佳。

化学成分全草中曾分离出卅一烷和β-谷甾醇。

性味《广东中药》Ⅱ:"甘,微寒。"

功能主治①《岭南采药录》:"止气痛,理痰火咳嗽,和猪肉煎汤服之。"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润肺,止咳。治肺结核,支气管炎,颈淋巴结结核,腮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栗毛球

    《中药大辞典》:栗毛球药材名称栗毛球拼音Lì Máo Qiú别名栗毛壳(《唐本草》),栗刺壳(《日用本草》),风栗壳(《广东中药》Ⅱ),板栗壳斗(江西《草药手册》)。出处

  • 假芫茜

    药材名称假芫茜拼音Jiǎ Yuán Qiàn别名香信,番香茜(《广西药植名录》),野芫荽(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刺芫荽的全株。全年可采。原形

  • 狗爪樟皮

    药材名称狗爪樟皮拼音Gǒu Zhuǎ Zhānɡ Pí别名臭樟、白香樟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滇润楠的根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hilus yunnanensis Lec.[M.bracte

  • 欧活血丹

    药材名称欧活血丹拼音ōu Huó Xuè Dā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欧活血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echoma hederacea L.采收和储藏:5月采收地上部分,洗净晒干。原形态欧

  • 吊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吊兰药材名称吊兰拼音Diào Lán别名硬叶吊兰、钓兰来源百合科吊兰属植物吊兰Chlorophytum capense (L.) O. Kuntze,以全草入药

  • 三出叶委陵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出叶委陵菜药材名称三出叶委陵菜别名草杜仲来源蔷薇科三出叶委陵菜Potentilla betonicaefolia Poiret,以地上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性味苦、辛,微温。

  • 红橡木子

    药材名称红橡木子拼音Hónɡ Xiànɡ Mù Zǐ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红锥的种仁。冬季采收。原形态红锥,又名:赤黎、红黎、红椽栲。常绿乔木,高可达25米。树

  • 水接骨丹

    药材名称水接骨丹拼音Shuǐ Jiē Gǔ Dān别名水窝窝、九牛造接骨丹(《陕西中草药》),地母怀胎草、水丁香、通经草,水兰花、菜子灵(《云南中草药选》)。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叶菜

  • 接骨树

    药材名称接骨树别名绿泽兰、蚂蚁鼓堆树、戳皮树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思茅腐卑Premna szemaoensis Pei,以茎皮入药。全年可采,晒干研末。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接骨镇痛,止血生肌

  • 酢浆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酢浆草药材名称酢浆草别名酸浆草、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来源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的全草。四季可采,以夏秋有花果时采药效较好,除去泥沙,晒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