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卵叶鳞始蕨

卵叶鳞始蕨

药材名称卵叶鳞始蕨

拼音Luǎn Yè Lín Shǐ Jué

英文名Ovate-leaf Lindsaea

别名金花草

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卵叶鳞始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saea intertextum(Ching)Ching[Schizoloma intertextum Ching]

采收和储藏: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直径约3mm,表面密被红褐色钻形鳞片,上方近生多数叶,下方有众多的须根。叶柄长达25cm,与叶轴均为四棱形,暗栗色,有光泽,光滑;叶片长线形,长达30cm,宽约3cm,草质,棕绿色,两面光滑;羽片26对以上,基部的对生,上部的互生,远离,有短柄,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齿牙;叶脉下面明显,有显着的中脉,侧脉羽状,二叉分枝,分离。孢子囊群线形,囊群盖线形,膜质,棕色,全缘。气微,味淡。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株高可达57cm。根茎横走,密被红褐色钻形鳞片叶近生;叶柄四棱形,长达25cm,栗色至暗栗色,有光泽;叶片草质,一或二回羽状,长方形,若为二回羽状则呈线状披针形,长约30cm,宽约3cm,如基部二回羽状则宽约8cm;羽片26对以上,基部的对生,上部的互生,远离,斜展,具短柄,卵状三角形,长1-1.5cm,宽1-1.2cm,先端急尖,钝头,基部心形,多少不对称,边缘有啮蚀状细牙齿,基部1-2对羽片常为二回羽状,长达10cm,宽约1.5cm,有小羽片7-12对,下部的卵圆形,顶部羽片不分裂,急尖;叶轴四棱形,光滑;叶脉二叉分枝。孢子囊群线形,沿叶的上缘和外缘连续着生,囊群盖线形,膜质,棕色,全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230m的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淡;涩;凉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血。主痢疾;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淡、涩、性凉。有止血、止痒、止痢的功能。用于跌打损伤,痢疾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竹叶子

    药材名称竹叶子拼音Zhú Yè Zi别名水百步还魂、大叶竹菜、猪鼻孔、酸猪草、小竹叶菜、笋壳莱、叶上花、小青竹标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竹叶子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mptolirion

  • 海松子

    《中药大辞典》:海松子药材名称海松子拼音Hǎi Sōnɡ Zǐ别名松子(《海药本草》),松子仁(《本草衍义》),新罗松子(《纲目》)。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果熟后采收,晒干,去硬壳

  • 邪蒿

    《中药大辞典》:邪蒿药材名称邪蒿拼音Xié Hāo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邪蒿的全草。生于山坡、灌丛间、草原及疏林内。分布东北、内蒙古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7~73

  • 牛鼻栓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鼻栓药材名称牛鼻栓拼音Niú Bí Shuān别名千斤力来源金缕梅科牛鼻栓Fortunearia sinensis Rehd. et Wils.,以枝、叶入药

  • 四轮香

    药材名称四轮香拼音Sì Lún Xiānɡ别名野藿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四轮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nceola sinensis(Hemsl.)Kudo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地上部分,

  • 耳叶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耳叶排草药材名称耳叶排草别名耳状珍珠菜、二郎箭来源报春花科耳叶排草Lysimachia auriculata Hemsl.,以根、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

  • 蛮刀背

    《全国中草药汇编》:蛮刀背药材名称蛮刀背拼音Mán Dāo Bèi别名瓜哇珍珠菜来源报春花科蛮刀背Lysimachia javanica Blum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

  • 通骨消

    药材名称通骨消拼音Tōnɡ Gǔ Xiāo别名白狗肠(《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嘴的根。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稍木质大藤本,幼茎密被粗糙的短毛,节明显,略膨大。叶

  • 旋复花

    药材名称旋复花拼音Xuán Fù Huā别名蕧、盗庚(《尔雅,),戴椹(《本经》),飞天蕊(侯宁极《药谱》),金钱花(《本草图经》),野油花(《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滴滴金、夏菊(

  • 蒙自草胡椒

    药材名称蒙自草胡椒拼音Ménɡ Zì Cǎo Hú Jiāo别名散血丹、狗骨头、海尼豆瓣绿。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蒙自草胡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peromia heyneana M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