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四楞蒿

四楞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楞蒿

药材名称四楞蒿

别名大香芝麻棵、土藿香理肺散、疳积散、香紫苏

来源唇形科香薷属植物鼠尾香薷Elsholtzia myosurus Dunn,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止咳,解表。用于感冒,百日咳,支气管炎,肾盂肾炎,小儿疳积;外用治骨髓炎。

用法用量0.3~1两。外用研粉,混匀温开水调包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四楞蒿

药材名称四楞蒿

拼音Sì Lénɡ Hāo

别名紫苏、大香芝麻棵、土藿香、疳积散、野苏、理肺散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鼠尾香薷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myosurus Dunn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鼠尾香薷,半灌木,高0.8-1.5m。全株芳香。权四棱形,密被星芒状微柔毛。叶对生;叶柄极短;叶片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4.5-10cm,宽1-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在基部以上具细锯齿,上面被微柔毛、腺毛及毡状毛,下面密被星芒状绒毛。轮伞花序多花密集成假穗状花序,长4-13cm,顶生及腋生,花梗入序轴密被星芒状微柔毛;苞片钻形,长约1mm;花萼钏形,长约2mm,外面密被星芒状绒毛,萼齿5,长约0.5mm;花冠白或下唇3裂,中裂片圆形,边缘具不规则缺刻,侧裂片半圆形,全缘;雄蕊4,前对较长,伸出,花丝无毛,花药2室;子房4裂,花柱长于雄蕊,柱头2裂。小坚果长圆形,长约1.5mm,黄色。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3000m的山坡、荒地或沟谷。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性状怀状鉴别,茎呈方柱形,长80-150cm,表面有纵槽,密被星芒状柔毛。叶多卷曲皱缩,展平后呈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4.5-10cm,宽1-2.5cm,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白色,两面均有绒毛;近无柄。可见顶生假穗状花序,花黄白色。气芳香,味辛、凉。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散风寒;止咳。主风寒感冒;咳嗽;百日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利叶花

    《中药大辞典》:龙利叶花药材名称龙利叶花拼音Lónɡ Lì Yè Huā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大戟科植物龙利叶的花蕾。功能主治《南宁市药物志》:"大咯血时,可用龙利叶花生冲或煲肉服食。"用法用量内服

  • 榉树叶

    《中药大辞典》:榉树叶药材名称榉树叶拼音Jǔ Shù Y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榆科植物大叶榉树或其同属植物的叶。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冷,无毒。"②婉可成《食

  • 黄颔蛇骨

    《中药大辞典》:黄颔蛇骨药材名称黄颔蛇骨拼音Huánɡ Hàn Shé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的骨。功能主治《纲目》:"治久疟,劳疟。炙,入丸

  • 苦荬菜

    《中药大辞典》:苦荬菜药材名称苦荬菜拼音Kǔ Mǎi Cài别名盘儿草(《陕西中草药》)。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苦荬菜的全草。春季采收,阴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

  • 苦竹茹

    《中药大辞典》:苦竹茹药材名称苦竹茹拼音Kǔ Zhú Rú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主下热壅。"

  • 南天竹子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子药材名称南天竹子拼音Nán Tiān Zhú Zi别名红杷子(王玷桂《不药良方》),天烛子(《三奇方》),红枸子(《现代实用中药》),南竹子(《广西中药志》

  • 峨眉耳蕨

    药材名称峨眉耳蕨拼音é Méi ěr Jué英文名all-grass of Omei Mountain Shield Fern别名万年青、树林株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峨眉耳

  • 白薯莨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薯莨药材名称白薯莨拼音Bái Shǔ Lànɡ别名山仆薯、板薯、那亚、榜花薯、叶板茨、榜薯、野葛薯、山薯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白薯莨Dioscorea hisp

  • 枫香脂

    《中国药典》:枫香脂药材名称枫香脂拼音Fēnɡ Xiānɡ Zhī英文名RESINA LIQUIDAMBARIS别名白胶香来源本品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

  • 牛蒡茎叶

    《中药大辞典》:牛蒡茎叶药材名称牛蒡茎叶拼音Niú Bànɡ Jīnɡ Yè别名大夫叶(《中药志》)。出处《药性论》来源菊科植物牛蒡的叶片。药理作用叶含抗菌物质最多,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