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叶排草

大叶排草

药材名称大叶排草

拼音Dà Yè Pái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大叶过路黄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fordiana Oliv.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粗短,发出多数纤维状根,茎通常簇生,直立,肥厚多汁,高30-50cm,圆柱状,散布稀疏黑色腺点,通常不分枝。叶对生,茎端的2对间距短,常近轮生状;具短柄或近无柄,中部叶柄长6-20mm;叶片椭圆形,阔椭圆形以至菱状卵圆形,长6-18cm,宽3-10(-12.5)cm,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无毛,两面密布黑色腺点,侧脉4-6对,在下面稍隆起,网脉纤细,不明显;近茎基部的1-2对叶退化呈鳞片状。花序为顶生缩短成近头状的总状花序;苞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1.5cm,密布黑色腺点;花梗极短或花序下部的长达6mm;花萼长6-12mm,5分裂近达基部,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宽2-3.5mm,密布黑色腺点;花冠黄色,长1.2-1.9cm,基部合生部分长4-5mm,5裂,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或稍尖,有黑色腺点;雄蕊5,花丝下部生成高约3mm的筒,分离部分长3-4mm;花药卵形;子房卵珠形,花柱长约7mm。蒴果近球形,直径3-4(-5)mm,常有黑色腺点。花期5月,果期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密林中和山谷溪边湿地,垂直分布上限可达海拔800m。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

性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黄疸;浮肿;泄泻;跌打损伤;疾病;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骨风

    药材名称龙骨风拼音Lónɡ Gǔ Fēnɡ别名飞天蠄蟧、大贯众来源药材基源:为桫椤科植物桫椤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sophila spinulosa(Wall.ex Hook.)Tryon[C

  • 花叶矮陀陀

    药材名称花叶矮陀陀拼音Huā Yè ǎi Tuó Tuó来源为楝科地黄连属植物地黄连Munronia sinica D els.以全株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性

  • 短体鳗

    药材名称短体鳗拼音Duǎn Tǐ Mán别名油鲇、土龙、鳗鱼来源药材基源:为蛇鳗科动物鳄形短体鳗、中华须鳗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rachysomophis crocodilinus(Benn

  • 《中药大辞典》:梨药材名称梨拼音Lí别名快果(陶弘景),果宗、玉乳、蜜父(《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主要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种的果实。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切片晒

  • 海狗油

    药材名称海狗油拼音Hǎi Gǒu Yóu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海豹科动物海豹的脂肪油。取海豹的脂肪,入锅熬炼,滤取净曲。原形态参见"海狗肾"条性味性热。功能主治善消利。治

  • 人面子根皮

    《中药大辞典》:人面子根皮药材名称人面子根皮拼音Rén Miàn Zi Gēn Pí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漆树科植物人面子的根皮。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切碎

  • 大管

    药材名称大管拼音Dà Guǎn别名野黄皮、白骨走马、鸡卵黄、山黄皮来源芸香科大管Micromelum falcatum (Lour.) Tanaka,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苦

  • 华中瘤足蕨

    药材名称华中瘤足蕨拼音Huá Zhōnɡ Liú Z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华中瘤足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gyria euphlebia Mett.采收和储藏:

  • 鱼虱子

    《中药大辞典》:鱼虱子药材名称鱼虱子拼音Yú Shī Zi别名鱼鳖、鱼寄生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浪飘水虱科动物张氏鱼怪的全体。捕得有鱼虱子寄生的鱼后,自鱼胸鳍的白色囊中取出,炕干或晒干。原

  • 鹈鹕油

    药材名称鹈鹕油拼音Tí Hú Yóu别名斑嘴鹈鹕、淘鹅油来源鹈形目鹈鹕科斑嘴鹈鹕Pelecanus roseus Gmelin,以脂肪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北部地区,冬季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