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团囊虫草

大团囊虫草

药材名称大团囊虫草

拼音Dà Tuán Nánɡ Chónɡ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大团囊虫草的子座。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dyceps ophioglossoides(Ehrenb.)Lin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备用。

原形态大团囊虫草 子座由根状、多分枝的菌丝索固定于土下的寄主上,地上部分高2-8cm。柄粗1-2.5mm,少分枝,暗绿色至紫褐色,有纵纹。头部椭圆形、倒卵形至棒形,长5-13mm,粗3-5mm,暗褐色,干后近黑色。子囊壳卵形,(600-650)μm×300μm,孔口凸出。子囊细长,(300-400)μm×(7-8)μm。孢子线形,透明无色,有多数横隔,成熟时断裂成(3-4)μm×(2-2.5)μm的小段。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寄生于竹林或栎树林下疏松土壤中大团囊菌的子实体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子座长2-6cm,基部残有根状菌丝束。头部椭圆形、倒卵形或棒形,长5-13mm,直径3-5mm,黑褐色或暗褐色;柄部直径1-2.5mm,少分枝,暗绿色,有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黑褐色。气微腥,味淡。

显微鉴别 子座头部横切面:子囊壳卵形,长600-650μm,直径约300μm,孔口突出;子囊长300-400μm,直径7-8μm;子囊孢子线形,多横隔,或断裂成段,长3-4μm,直径2-2.5μm。

化学成分大团囊虫草含氨基半乳聚糖(galactosaminoglycan),该聚糖主要含2-氨基-2-脱氧-D-半乳糖(2-amino-2-deoxy-D-galactose) (80.5%),少量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galactose),甘露糖(mannose),蛋白质(protein)和乙酸基。多糖SN-C,还含有大团囊虫草素(ophiocoridin)。

性味微涩;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调经。主血崩;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炖鸡、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腺珍珠菜

    药材名称黑腺珍珠菜拼音Hēi Xiàn Zhēn Zhū Cài别名满天星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黑腺珍珠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heterogenea Klatt.[

  • 米伞花

    药材名称米伞花拼音Mǐ Sǎn Huā别名垂花穗状报春、斜倾报春花、野洋参来源报春花科米伞花Primula cernua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甘,平。功能主治补虚,通乳。主

  • 尖萼厚皮香

    药材名称尖萼厚皮香拼音Jiān è Hòu Pí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尖萼厚皮香的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nstroemia luteaflora HuexL.K.Ling采

  • 毛木耳

    药材名称毛木耳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 (Mont.) Sacc.,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的雨后,产生在山林及庭园中的各种阔叶树的腐木

  • 黄大豆

    《中药大辞典》:黄大豆药材名称黄大豆拼音Huánɡ Dà Dòu别名黄豆(《日用本草》)。出处宁原《食鉴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黄色的种子。原形态形态详"

  • 石榴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榴叶药材名称石榴叶拼音Shí Liu Yè来源石榴科石榴属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以叶入药。夏秋采,晒干。性味酸、涩,温。功能主治收敛止

  • 总序绿绒蒿

    药材名称总序绿绒蒿来源罂粟科总序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 Hook. f. et Thoms. var. racemosa (Maxim.) Prain.,以花入药。生境分部青海

  • 无患子皮

    《中药大辞典》:无患子皮药材名称无患子皮拼音Wú Huàn Zǐ Pí别名槵子肉皮(《濒湖集简方》),无患子荚(《本草汇言》)。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

  • 甘草节

    《中药大辞典》:甘草节药材名称甘草节拼音Gān Cǎo Jié别名粉草节(《外科精要》)。出处《本草原始》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或根茎内充填有棕黑色、树脂状物质的部分。功能主治治痈疽疮毒,咽

  • 白三七

    药材名称白三七拼音Bái Sān Qī别名打不死、还阳参、三面七、接骨丹、三步接骨丹、三匹七。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景天科植物豌豆七的全草。夏季采收全草,晒干用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