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大羽藓

大羽藓

药材名称大羽藓

拼音Dà Yǔ Xiǎn

英文名cymbifolium Thuidium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羽藓科植物大羽藓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idium cymbifolium(Doz. Et Molk.) Doz.et Molk.[Hypnum cymbifolium Doz.et Molk.;Thuidium japonicum Doz.et Molk.ex Lac.]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民间一般取本品烤干备用。

原形态植物体交织成片,鲜绿色、黄绿色。茎匍匐,一般规则二至三回羽状分枝。鳞毛多数,披针形至线形,分叉。茎叶三角状卵圆形或阔三角形,具褶,先端延长成6-16枚细胞单列组成的长毛尖;边缘具细齿;中肋粗壮,止于叶尖,背具刺疣;中部细胞卵菱形至长圆形,具单疣。枝叶凹,内弯,长卵形,短尖,边具细齿。中肋达叶长度的2/3,中部细胞多角形、菱形。雌雄异株。蒴柄细长;孢蒴长卵形,弯曲;蒴盖具斜喙;蒴帽兜形,平滑。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岩石表面、林地湿土面及树干上。

资源分布:产于陕西、江苏、浙江、湖北、云南、西藏等省区。

性味淡;凉

归经心;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拔毒;生肌。主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加菜油调敷或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味淡,性凉。有清热、拔毒、生肌等功能。用于治水火烫伤。民间一般取本品烤干,研末,加菜子油外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挖耳草根

    《中药大辞典》:挖耳草根药材名称挖耳草根拼音Wā ěr Cǎo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挖耳草"条。性味《分类草药性》:"味

  • 小豆柴

    药材名称小豆柴拼音Xiǎo Dòu Chái别名小米柴、亮子药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毛叶珍珠花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onia villosa (wall. Ex C.B.Clarke

  • 栗寄生

    药材名称栗寄生拼音Lì Jì Shēnɡ别名柃寄生、螃蟹脚、吊兰、胡龙须、方叶子、樟木寄生、油茶寄生、梅子寄生、三稔寄生出处栗寄生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栗寄生,云南栗树上有之。长条下垂,扁茎密

  • 海鳗卵

    药材名称海鳗卵拼音Hǎi Mán Luǎn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鳗科动物海鳗的卵。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aenesox cinereus(Forskal)采收和储藏:捕后,剖腹,将卵取出,晒干。原形态

  • 高粱火焰苞

    药材名称高粱火焰苞拼音Gāo Liɑnɡ Huǒ Yàn Bāo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幼穗感染丝黑穗菌后产生的病穗。功能主治治吐血,便血:红痢,黑痢。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

  • 紫靛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靛药材名称紫靛别名假杜鹃、吐红草、地狗胆、蓝花草、刺牛膝、白牛膝[四川西昌]来源爵床科紫靛Barleria cristata 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四川。性味甘、

  • 帕梯

    药材名称帕梯拼音Pà Tī别名野菠萝、露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罗金堆(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分叉霉兜树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有刺灌木或小乔木,高5~7米。叶

  • 革耳

    药材名称革耳拼音Gé ěr别名木上森、八担柴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野生革耳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us rudis F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子实体,除去杂质,晒干。原形态子实体革

  • 崖棕根

    《中药大辞典》:崖棕根药材名称崖棕根拼音Yá Zōnɡ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莎草科植物崖棕的根。原形态崖棕,又名:宽叶薹草。多年生草本。根茎丛生,横走;茎侧生,高达30厘米,扁而平滑

  • 赤扬

    药材名称赤扬别名水拨树、水瓜树、水冬果来源桦木科赤扬Alnus japonica Sieb. et Zucc.,以嫩枝、叶、树皮入药。生境分部湖北。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降火。鼻血不止:1两,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