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透骨草

大透骨草

《中药大辞典》:大透骨草

药材名称大透骨草

拼音Dà Tòu Gǔ Cǎo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杜鹃花科植物尾叶越橘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1米以上。茎直立,分枝。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长5~9厘米,宽2.4~4.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浑圆,全缘,羽状侧脉7对,上弯,两面均无毛;叶柄短粗,长不及3毫米。总状花序排成圆锥状,腋生,有花15~25朵;花梗长4.8毫米;小苞片狭细,线形,长约7毫米,先端钻形;大苞片卵形,包被花蕾,长8~11毫米,先端尖,棕色;大小苞片均于花时脱落;花冠短钟状,径约6毫米,绿色而带淡紫色晕;花瓣5枚。浆果近球形,冠以宿萼。种子不规则三角状,表面淡棕色。花期初夏。

生境分部生于山脚、林下阴湿处。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性味微苦,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风湿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水煎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透骨草

药材名称大透骨草

拼音Dà Tòu Gǔ Cǎo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樟叶越橘及尾叶越橘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Vaccinium dunalianum Wight[Epigynium dunalianum (Wight)Klotzscjh;Thibaudia revoluta Griff.]2.Vaccinium dunalianum Wight var.urophyl-lum Rehd.et Wils.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1.幼枝紫褐色,有细棱,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5-7mm,通常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长4.5-12cm,宽2.5-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钝圆,全缘,背面散生贴伏的短腺毛,侧脉3-4对,自叶片部向上斜升,连同中脉在两面突起。花序腋生,总状,多花,长3-6cm;苞片卵形,早落;萼筒长1mm,萼齿三角形;花冠淡绿带紫红色或淡红色,宽钟状,裂片三角形,开展或向上反折,外面无毛,内面被疏柔毛;雄蕊鲜黄色,与花冠近等。长,花丝扁平,长约1mm,药室背部有开展的距,药管长为药室的2倍,浆果球形,成熟时紫黑色,被***。花期4-5月,果期9-12月。

2.与上种不同外在于;幼枝、叶柄及叶两面沿中脉被短柔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700-)2000-2700(-3100)m的山坡灌丛、阔叶林下或石灰山灌丛,稀附生常绿阔叶林中树上。

2.生于海拔1400-3100m的山谷杂木林下,石灰岩山坡常绿林中及山坡灌丛中,有时附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树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2.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性状性状鉴别 全株长达2m,多卷折,枝条有棱。叶片常反卷,展平后呈椭圆状卵形,长5-10cm,宽2.5-4.5cm,先端尾尖,中脉和侧脉两面隆起,尾叶越橘下面中脉和叶柄略有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被缩成团,花冠展开后呈卵状坛形,浅黄白色。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酒。外用:适量,煎汤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走茎丹参

    药材名称走茎丹参拼音Zǒu Jīnɡ Dān Shēn别名乌痧草(《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湖广草的全草。夏、秋采全草,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茎匍匐,基部

  • 地皮风

    药材名称地皮风别名翻白叶、小管仲、小天青来源蔷薇科地皮风Potentilla griffithii Hook. f. var. velutina Car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微苦、涩

  • 菊苣根

    药材名称菊苣根拼音Jú J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菊苣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chorium intyb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片晒干。原形态菊苣多年生草本,高20-15

  • 鹰骨

    《中药大辞典》:鹰骨药材名称鹰骨拼音Yīnɡ Gǔ别名鹞婆骨(《陆川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骨胳。原形态苍鹰(魏澹《文集》),又名:黄鹰(魏澹《文集》),鷞鸠(《尔雅翼》),角鹰(《

  • 野厚朴

    药材名称野厚朴拼音Yě Hòu Pò别名土厚朴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载有优昙花,云:"优昙花生云南,大树苍郁,干如木犀,叶似枇杷,光泽无毛,附干四面错生。春花开如莲,有十二瓣......色白,亦有红者,

  • 山甘草

    《中药大辞典》:山甘草药材名称山甘草拼音Shān Gān Cǎo别名野白纸扇(《广州植物志》),白蝴蝶(《闽南民间草药》),白茶(《泉州本草》),白纸扇、凉茶藤、白头公(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小败火草

    《中药大辞典》:小败火草药材名称小败火草拼音Xiǎo Bài Huǒ Cǎo别名贡布区敦木(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爪哇婆婆纳的全草。6~8月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

  • 牛筋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筋草药材名称牛筋草拼音Niú Jīn Cǎo别名蟋蟀草、路边草、鸭脚草、蹲倒驴、牛顿草、千人踏来源为禾本科蟋蟀草属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Ga

  • 长毛风毛菊

    药材名称长毛风毛菊拼音Zhǎnɡ Máo Fēnɡ Máo Jú英文名Leaf of Pilose Combretum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毛风毛菊的全草。拉丁植物

  • 黄疸树

    《中药大辞典》:黄疸树药材名称黄疸树拼音Huánɡ Dɑn Shù别名刺黄连、树黄连、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长叶小檗、土黄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三颗针(《广西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