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口小金发藓

小口小金发藓

药材名称小口小金发藓

拼音Xiǎo Kǒu Xiǎo Jīn Fā Xiǎn

英文名microstomia Pogonatum

别名小口杉叶藓、大蒴小金发藓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发藓科植物小口小金发藓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natum microstomum (schwaegr.) Bri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物体较挺拔,幼时暗绿色,老时赤褐色。茎单一,稀有1-2分枝,高2-10cm,基部密生假根。叶多集生于上部,紧贴茎上,似不卷曲,湿时倾立,阔披针形,基部卵圆半鞘状,上部阔披针状,短尖,叶缘具多细胞组成的锐齿;中肋粗达叶尖,腹面满布栉片,高4-5个细胞,顶细胞呈双驼峰状。雌雄异株。蒴柄单生或多枚丛生,长2-3cm,红色;孢蒴圆柱形,蒴盖有长喙;蒴帽兜形,具共色长绒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湿土上或石上薄土表面。四季均可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湖北、湖南、西藏等省区。

性状1.性状鉴别 本品为数株丛集在一起的团块,株长2-8cm,暗绿色或赤褐色。湿润分离后,每株茎单一,稍有1-2分枝,基部密生细假根,叶密集于茎上部,披针形,短尖,边缘有锐齿,略内卷;中肋粗,棕色,直达叶尖,腹面布满栉片。有的可见细长、红色的蒴柄,孢蒴圆柱形,蒴盖有长喙,蒴帽被黄色长毛。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叶中肋横切面:栉片高4-5个细胞,单行排列,顶端细胞呈双瓶状。

化学成分含有皂甙。

性味辛;凉

归经肝;胆经

功能主治舒肝利胆;排石止痛。主胆囊积石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注意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辛,性凉。有消肿散瘀,排石止痛等功效。用于胆囊积石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利叶

    《中药大辞典》:龙利叶药材名称龙利叶拼音Lónɡ Lì Yè别名龙舌叶、龙味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龙脷叶(《广州植物志》)。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大戟科植物

  • 箭叶蓼

    药材名称箭叶蓼拼音Jiàn Yè Liǎo别名倒刺林、荞麦刺、长野荞麦草、雀翘来源蓼科蓼属植物箭叶蓼Polygonum sieboldii Meisn.,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

  • 白背小报春

    药材名称白背小报春拼音Bái Bèi Xiǎo Bào Chūn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白背小报春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hypoleuca Hand.-Mazz.[P.for

  • 新疆藁本

    药材名称新疆藁本拼音Xīn Jiānɡ Gǎo Běn别名藁本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鞘山芎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nioselinum tataricum Hoffm.[C. uagina

  • 川白苞芹

    药材名称川白苞芹拼音Chuān Bái Bāo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川白苞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thosmyrnium japonicum Miq.var. sutchuensi

  • 月见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月见草药材名称月见草拼音Yuè Jiàn Cǎo别名夜来香来源柳叶菜科月见草Oenothera erythrosepala Bor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

  • 麦麸草根

    药材名称麦麸草根拼音Mài Fū Cǎ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细野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gracilis C.H.Wright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

  • 牛角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角瓜药材名称牛角瓜别名哮喘树、羊浸树、断肠草来源萝藦科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 (L.) Dry. ex Ait. f.,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四川、

  • 凤丫草

    药材名称凤丫草拼音Fènɡ Yā Cǎo别名大叶凤凰尾巴草、马肋巴、金鸡草、散血莲、活血莲、蛇眼草、眉风草来源蕨类裸子蕨科凤丫蕨属植物凤丫蕨Coniogramme japonica (Thu

  • 毛花槭

    药材名称毛花槭拼音Máo Huā Qì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毛花槭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er erianthum Schwe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切片晒干。原形态毛花槭 落叶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