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洋紫苏

小洋紫苏

药材名称小洋紫苏

拼音Xiǎo Yánɡ Zǐ Sū

别名假回菜、双飞蝴蝶桂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科植物肉叶鞘蕊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eus carnosiolius(Hemsl.)Dunn[Plectranthus carnosifolius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肉叶鞘蕊花,多处生肉质草本,高级我30cm。茎直立,多分枝,幼时被短柔毛。叶对生;叶柄与叶片近等长,压扁状,多少具翅;叶片肉抽,宽卵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2-3.5cm,先端钝或圆,基部截形或近圆形,边比缘具疏圆齿,两面略带紫色或紫色,被毛并具腺点。轮伞花序多花,排列总状圆锥花序,长达18cm,花梗及序轴密被微柔毛;苞片倒卵形,长约4mm,先端具小尖头,外面齿腺微柔毛及腺点;花萼卵状钟形,长约2.5mm,外面具腺微柔毛及腺点,果时增大长达8mm,萼齿5,近等长,后齿特别增大,三角状卵圆形,果时外反,其余4齿长圆状披针形;花冠浅或深紫色,外被微柔毛,长约1.2cm,上唇4浅裂,外反,下唇全缘,伸长,凹陷成舟形,基部狭;雄蕊4,内藏花丝基部合生或鞘状,包围花柱基部柱头2浅裂;花盘前方膨大。小坚果卵状圆形,黑棕色,光滑。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石山林中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疳杀虫。主咽喉肿痛;痈肿疮毒;小儿疳积;疥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面头叶

    药材名称面头叶拼音Miàn Tóu Yè别名栖头恒。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鹧鸪麻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leinhovia hospit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备用。原形态鹧鸪麻

  • 白果

    《中国药典》:白果药材名称白果拼音Bái Guǒ英文名SEMEN GINKGO别名白果仁来源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白果树、公孙树)Ginkgo biloba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种子成熟

  • 驴打滚草

    药材名称驴打滚草拼音Lǘ Dá Gǔn Cǎo别名还阳参来源菊科还阳参属植物黄花还阳参Crepis crocea Bobc.[C. turczaninowii C. A. Mey.]的全草。

  • 大麦

    《中药大辞典》:大麦药材名称大麦拼音Dà Mài别名麰(《广雅》),倮麦,麰麦(陶弘景),牟麦(《纲目》),饭麦、赤膊麦(《医林纂要》)。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果

  • 山牛毛毡

    《中药大辞典》:山牛毛毡药材名称山牛毛毡拼音Shān Niú Máo Zhān别名田高梁、牛毛草、牛毛毡(《贵州民间药物》),褐穗飘拂草(《广州植物志》),片角草(《中国植物志》)

  • 龙珠根

    药材名称龙珠根拼音Lónɡ Zhū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茄科植物龙珠的根茎。功能主治《福建民间草药》:"治痢疾,龙珠根一两,洗净,酌加水煎。赤痢调白糖,白痢调红糖,饭前服,日两次。"摘录《中

  • 蒲黄

    《中国药典》:蒲黄药材名称蒲黄拼音Pú Huánɡ英文名POLLEN TYPHAE别名香蒲、水蜡烛、蒲草来源本品为香蒲科植物水浊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 、东

  • 山扁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扁豆药材名称山扁豆拼音Shān Biǎn Dòu别名假牛甘、细杠木、水皂角、黄瓜香、鸡毛箭来源为豆科决明属植物含羞草决明Cassia mimosoides L.,以全草入药。夏、

  • 伸筋藤

    药材名称伸筋藤拼音Shēn Jīn Ténɡ别名宽筋藤、无地生须(《广西中兽医药植》),青宽筋藤(《陆川本草》),砍不死(《南宁市药物志》),舒筋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南宁

  • 都拉鸢尾

    药材名称都拉鸢尾别名都拉、扁竹兰来源鸢尾科都拉鸢尾Iris confusa Sealy.,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并解乌头、蕈类、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