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白撑

小白撑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白撑

药材名称小白撑

拼音Xiǎo Bái Chēnɡ

别名黄蜡一枝蒿、泡叶乌头

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皱叶乌头Aconitum bullatifolium Levl.,以块根入药。秋、冬采集,去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根圆柱形或胡萝卜形,长约4厘米。茎高30~50厘米。基生叶1片,与近基部的2~4片茎生叶均有长柄;叶片五角形,长5.5~13厘米,宽8.5~20厘米,3全裂,中央裂片倒卵状菱形,3裂,小裂片窄卵形;其他2~3片茎生叶稀疏排列,较小。秋季开花,总状花序长16~30厘米,密生反曲的白色短柔毛和开展的黄色腺毛;花梗长1~4.5厘米;小苞片椭圆形,长3.5~7毫米;萼片5,花瓣状,紫蓝色,外面疏生短柔毛,上萼片船状盔形,下缘近直,长1.3~2厘米;花瓣2,小,有长爪,无毛,距短;雄蕊多数;心皮5。蓇葖果。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草坡。产云南中部以北。

化学成分块根含***。

性味辛、苦,温。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络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软组织挫伤,关节扭伤,肋间神经痛。

用法用量50~100毫克,研末分2次用酒或温开水送服。

注意含***,有剧毒,用时必须控制剂量。5岁以下儿童禁用。

复方各种疼痛:小白撑块根,洗净晒干研末,成人每日1~2次,每次50毫克,用酒或温开水送服。

备注本品含***,有剧毒,用时必须控制剂量。5岁以下儿童禁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小白撑

药材名称小白撑

拼音Xiǎo Bái Chēnɡ

别名黄蜡一枝蒿、泡叶乌头(《云南中草药》)。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毛茛科植物皱叶乌头美丽乌头块根。秋、冬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①皱叶乌头

直立草本。块根圆柱形成胡萝卜形,长约4厘米,常有子根,外皮深褐色。茎高50~80厘米。基生叶1,与近基部的2~4茎生叶均具长柄;叶片五角形,长5.5~13厘米,宽8.5~20厘米,3全裂,中央裂片倒卵状菱形,3裂,小裂片狭卵形;其它2~3茎生叶稀疏排列,较小。总状花序长16~30厘米,密生反曲的白色微柔毛和伸展的黄色腺毛;花梗长1~4.5厘米;小苞片椭圆形,长3.5~7毫米;萼片5,紫蓝色,外面疏被微柔毛,上萼片船状盔形,下缘近直,长1.3~2厘米;花瓣2,无毛,有短距;雄蕊多数;心皮5。蓇葖果,多为4枚聚生,种子多数。

生于高寒山区、草坡和林下。分布云南等地。

②美丽乌头

草本。块根小,倒圆锥形,长约7毫米。茎的地上部分高6.5~30厘米,无毛。基生叶2~3,具长柄;叶片轮廓圆五角形,长1~2厘米,宽2~3.5厘米,3全裂,裂片细裂,小裂片披针形或条形,无毛;茎生叶1~2。总状花序具1~4花;花梗长2~6厘米,有反曲的微柔毛,上部生伸展的柔毛;小苞片条形或无;萼片5,蓝色,上萼片盔状船形,自基部至喙长1.7~2厘米,侧萼片长1.3~1.6厘米;花瓣2,无毛,距长约1.5毫米;雄蕊多数;心皮5,子房有短柔毛。

生于山地草坡或灌丛边。分布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

性味《云南中草药》:"辛苦,温,剧毒。"

功能主治《云南中草药》:"活血祛瘀,活络止痛。治腰肌劳损,软组织挫伤,关节扭伤,风湿关节痛,肋间神经痛。"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50~100毫克,每日一至二次,用酒或温开水送服。

注意《全展选编·外科》:"五岁以下儿童禁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小白撑

药材名称小白撑

拼音Xiǎo Bái Chēnɡ

英文名Heterohairy Monkshood Root, Root of Lovely Monkshood

别名黄蜡一枝蒿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小白撑及美丽乌头的块要命。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onitum nagarum Stapf var.heterotrichum Fletcher et Lauener[A.bullatifolium Lévl.]2.Aconitum pulchellum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块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1.小白撑,多年生草本。块根近圆柱形。茎高70-100cm,上部疏被弯曲并紧贴的短柔毛,不分枝或分枝。基生叶及生于近茎基部的茎生叶均具长柄,叶柄长达48cm,有短鞘;叶片革质、纸质、稀革质,五角状肾形,长2.5-13cm,宽4.5-20cm,3全裂近基部,中全裂片菱形或倒卵状菱形,3裂,侧全裂片斜扇形,不等2深裂,背面疏被紧贴的短柔毛。总状花序,有花6-25朵;下部苞片3裂,上部苞片狭卵形,花序轴和花梗除有弯曲的白色短柔毛外,还有开展的黄色腺色;花梗长2-4.5cm,小苞片生于花梗的基或下部,狭卵形;萼片蓝紫色,上萼片船状盔形,斜上展,有短爪,侧萼片圆倒卵形;花瓣有向后弯曲的短距;雄蕊多数,无毛;心皮5,子房密被黄色短柔毛。花期10月。

2.美丽乌头,多年生草本,高6.5-50cm。块根小,倒圆锥形,长约7mm。茎直立,不分枝,无毛。叶互生;叶柄长2.5-14.5cm,无毛,基部有短鞘;叶片圆五角形,长1-2cm,宽2-3.5cm,3全裂或3深裂近基部,末回裂片狭卵形或长圆状线形, 宽1-3mm,两面无毛;生于茎下部或中部叶较小,具短柄。总状花序有1-4朵花;下部苞片叶状,上部苞片线形;花梗长2-6cm,被反曲短柔毛,上部混生伸展的柔毛;小苞片生花梗中部,线形;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蓝色,外面被短柔毛或几无毛,上萼片盔状船形或盔形,基部至喙长1.7-2cm,侧萼片长1.3-1.6cm;花瓣2,无毛,唇细长,长约3mm距长约1.5mm;雄蕊多数,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550-3800m的山地草坡。

2.生于海拔3500-4500m的山坡草地,常生长在多石砾处。

资源分布:1.分布云南。

2.分布于四川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

性状1.性状鉴别 块根圆锥状或圆柱形,长4-7cm,直径1.5-2cm。表面棕色至暗棕色,较光滑。质坚,断面粗糙,白色。

2.显微鉴别 块根横切面:后生皮层为1-2列黄棕色细胞;皮层细胞3-4列,散有石细胞,长条形、梭形、长圆形、长方形或卵圆形,长80-170μm,直径20-80μm,壁稍厚,层纹不明显。形成层环状。导管辐射状或切向状排列。淀粉粒复粒为2-5分粒,直径4-16μm,脐点V形、叉状或点状。

化学成分小白撑根含小白撑碱(nagarine),***(aconitine),3-脱氧***(3-deoxyaconitine)。

性味辛;苦;温;大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疼痛;腰肌劳损;关节扭伤;肋间神经痛;中风瘫痪;痈疽初起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05-0.1g,酒或温开水送服。外用:适量,研末敷。

注意本品剧毒,内服需经炮制,不宜过量,以免中毒。年老体弱、婴幼儿、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云南中草药》:活血祛瘀,活络止痛。治腰肌劳损,软组织挫伤,关节扭伤,风湿关节痛,肋间神经痛。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浆果苋

    药材名称浆果苋别名九层风、地灵苋来源藜科浆果苋Deeringia amaranthoides (Lam.) Merr.,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性味淡,平。功能主治祛风利湿。

  • 止咳菊

    药材名称止咳菊拼音Zhǐ Hāi Jú别名菊花参、孩儿参、土参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川滇女蒿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ppolytia delauayi (Franch.ex W. W. Sm

  • 白花映山红

    《中药大辞典》:白花映山红药材名称白花映山红拼音Bái Huā Yìnɡ Shān Hónɡ别名白杜鹃花(《中国树木分类学》),照山白(《华北经济植物志要》),白艳山红(

  • 乌木屑

    药材名称乌木屑拼音Wū Mù Xiè出处《纲目》来源为柿科植物乌木的木屑。原形态乌木(《纲目》),又名:乌文木、翳木(崔豹《古今注》),文木(《南方草木状》),乌樠木(《纲目》),

  • 丽江黄芩

    药材名称丽江黄芩别名黄芩来源唇形科丽江黄芩Scutellaria likiangensis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安胎。更年期红崩:丽江黄芩(醋炒),为末,

  • 总状绿绒蒿

    药材名称总状绿绒蒿拼音Zǒnɡ Zhuànɡ Lǜ Rónɡ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总状绿绒蒿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nopsis horridula Hcok.f.et Tho

  • 红山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山药药材名称红山药别名红孩儿、野红薯来源薯蓣科红山药Dioscorea glabra Rox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微辛,平。功能主治通经活络,止血,止痢。功能性子

  • 金丝梅

    药材名称金丝梅拼音Jīn Sī Méi别名金丝桃、猪拇柳、土连翘、芒种花、黄花香、山栀子、打破碗花、过路黄、大叶黄、大田边黄、黄木、金香、端午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金丝梅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

  • 禹州漏芦

    药材名称禹州漏芦拼音Yǔ Zhōu Lòu Lú英文名RADIX ECHINOPSIS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 或华东蓝刺头Ec

  • 桑螵蛸

    《中国药典》:桑螵蛸药材名称桑螵蛸拼音Sānɡ Piāo Shāo英文名OOTHECA MANTIDIS别名团螵蛸、长螵蛸、黑螵蛸、螳螂巢、螳螂子、刀螂子、螳螂蛋、流尿狗来源本品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