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尖尾风根

尖尾风根

《中药大辞典》:尖尾风根

药材名称尖尾风根

拼音Jiān Wěi Fēnɡ Gēn

出处《本草求原》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尖尾风

性味辛苦,温。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温。"

②《本草求原》:"辛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风湿,敷跌打。"

②《本草求原》:"散风湿肿痛;酒风,手足痹痛,理跌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1~2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治关节风湿痛:尖尾枫鲜根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尖尾风根

药材名称尖尾风根

拼音Jiān Wěi Fē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Longestapex Beautyberry

出处出自《本草求原》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尖尾风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icarpa longissima (Hemsl.) Me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匀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尖尾枫,灌木或小乔木,高2-5m。小枝四棱形,紫褐色,幼时稍有多细胞的单毛,节上具毛环。单叶对生;叶柄长1-1.5cm;叶片披针形至狭椭圆形,长14-25cm,宽2-7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明显小齿或全缘,表面主脉及侧脉有多细胞的单毛,背面无毛,有细小黄色腺点,干时下陷也峰窝状小洼点;侧脉12-20对。聚伞花序腑生1.5-3cm;花萼有腺点,杯状或截头状,冠的2倍;子房无毛。果实扁球形,白色,径1-1.5mm,具细小腺点。花期7-9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山坡、山谷、丛林中或荒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性味辛苦;温

归经肺;心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活血。主风湿痹痛;跌打瘀肿;龋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治风湿,敷跌打。

2.《本草求原》:散风湿肿痛,酒风,手足痹痛,理跌打。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叶酸藤子

    药材名称大叶酸藤子拼音Dà Yè Suān Ténɡ Zǐ别名大叶十八症、大鸡母酸出处始载于《云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大叶酸藤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bolia subco

  • 小黄树

    药材名称小黄树拼音Xiǎo Huánɡ Shù别名滇丁香、露球花、野丁香、酒瓶花、丁香花、野黄杨木、中型滇丁香来源茜草科小黄树Luculia intermedia Hutch.,以

  • 新疆远志

    药材名称新疆远志拼音Xīn Jiānɡ Yuǎn Zhì别名远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新疆远志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ala hybrida DC.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

  • 《中药大辞典》:珂药材名称珂拼音Kē别名马珂、马珂螺(徐表《异物志》),珬(《通典》),马鹿贝(《动物学大辞典》)。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凹线蛤蜊的贝壳。一般在冬季及春季采捕。原形态贝壳2片,

  • 驴头

    《中药大辞典》:驴头药材名称驴头拼音Lǘ Tó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头。功能主治治中风头眩,消渴,黄疸。①《千金·食治》:"头烧却毛,煮取汁,以

  • 龙珠子

    药材名称龙珠子拼音Lónɡ Zhū Zi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茄科植物龙珠的果实。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疔肿。"用法用量外用:捣烂敷患处。摘录《中药大辞典》

  • 地沙

    《中药大辞典》:地沙药材名称地沙拼音Dì Shā别名米洋参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水玉簪科植物三品一枝花的根茎及根。秋季采收。原形态三品一枝花,又名:蛆儿草。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20厘米。

  • 壶卢

    《中药大辞典》:壶卢药材名称壶卢拼音Hú Lú别名匏(《诗经》),匏瓜(《论语》),壶(《鹖冠子》),瓠瓜(《说文》),甜瓠瓤(《唐本草》),腰舟(《鹖冠子》陆佃注),瓠匏(《滇南

  • 铁栏杆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栏杆药材名称铁栏杆别名野叶子烟来源桔梗科半边莲属植物铁栏杆Lobelia wallichiana Hook. f. et Thoms.[L. pyramidalis Wall.]

  • 大鱼鳔花

    药材名称大鱼鳔花拼音Dà Yú Biào Huā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粉叶玉簪的根或花。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3~1.7米。根茎粗壮.叶根出,丛生;有长柄;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