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山牛蒡

山牛蒡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牛蒡

药材名称山牛蒡

别名乌苏里风毛菊

来源菊科山牛蒡Saussurea ussuriensis Maxim.,以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寒,散瘀,镇痛。主治感冒头痛,关节痛,劳伤。

用法用量泡酒或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山牛蒡

药材名称山牛蒡

拼音Shān Niú Bà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乌苏里风毛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ussuriensis Maxim.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晾干。

原形态乌苏里风毛菊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根状茎匍匐。茎直立、被疏柔毛或几无毛。基生叶在花期生存,与下部叶同样具长叶柄;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15cm,宽5-7cm,先端长或短渐尖,基部心形或戟形,常羽状分裂,边缘粗锯齿,上面及边缘有糙短毛,下面无毛;上部叶无柄或几无柄,披针形或卵形,先端渐尖,全缘或有浅齿。头状花序多数,在茎和枝顶端,排成伞房状,有短梗,有条形苞叶;总苞片状筒形,长约1cm,总苞片5层,先端及边缘常紫红色,被蛛丝状毛,外层卵形,先端具短尖头,内层条形;花紫红色,长10-12mm。瘦果,长4-5mm;冠毛白色,外层糙毛状,内层羽毛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痛。主感冒头痛;风寒湿痹;劳伤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倒挂金钩

    药材名称倒挂金钩别名双钩藤[云南]来源茜草科倒挂金钩Uncaria Laevigata Wall.,以带钩的藤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活血通经。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

  • 苋实

    《中药大辞典》:苋实药材名称苋实拼音Xiàn Shí别名苋子(《饮膳正要》),苋菜子(《得配本草》)。出处《本经》来源为苋科植物苋的种子。9~11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岩蒿

    《中药大辞典》:岩蒿药材名称岩蒿拼音Yán Hāo别名乌拉-音-沙巴嗄(蒙名)。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菊种植物岩蒿的全草。夏、秋采挖,去净泥土,熬膏或晒干制炭。原形态岩蒿,又名:山蒿。半

  • 貂尾

    《中药大辞典》:貂尾药材名称貂尾拼音Diāo Wěi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鼬科动物紫貂的尾或皮毛。原形态紫貂,又名:黑貂(《国策》),栗鼠(《尔雅翼)),貂鼠、松狗(《纲目》)。体长38~56厘米,尾

  • 山毛藓

    药材名称山毛藓拼音Shān Máo Xiǎn别名牛毛七来源苔藓类曲尾藓科山毛藓属植物山毛藓Oreas martiana (Hopp. et Hornsch.)Brid.,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

  • 洋地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洋地黄药材名称洋地黄别名毛地黄来源玄参科洋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上海、浙江、北京等地有栽培。化学成分含强心甙类:①洋地黄毒甙(digit

  • 鸭屎树

    药材名称鸭屎树拼音Yā Shǐ Shù别名冻绿刺、洞皮树、臭李子、圆叶鼠李来源鼠李科鸭屎树Rhamnus globosus Bunge,以茎、叶、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南。性味苦、涩,微寒。功能

  • 樗鸡

    药材名称樗鸡拼音Chū Jī别名红娘子、灰花蛾来源药材基源:为蜡蝉科动物樗鸡的成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orma delicatula White采收和储藏:7-8月捕捉,捕后蒸死或烤死,晒干。

  • 黑骨蕨

    药材名称黑骨蕨拼音Hēi Gǔ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中国蕨科植物薄叶碎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ilesoria tenuifolia(Burm.)Trev.[Trichomanes t

  • 美丽兔尾草

    药材名称美丽兔尾草别名狐狸尾、退蛆草来源豆科美丽兔尾草Uraria picta (Jacq.) Desv.,以枝、叶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性味甘、平。功能主治除湿,散寒。主治感冒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