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旱前胡

旱前胡

药材名称旱前胡

拼音Hàn Qián Hú

别名前胡、红前胡、羽裂藁本、滇前胡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羽苞藁本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iticum daucoides (Franch,) Franch,[Trachydium daucoides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末挖根,除去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60cm。根细圆柱形,长达10cm,根颈密生残留的枯萎叶鞘纤维。茎细,单生,具分枝,圆柱形,具纵沟纹,无毛或被微柔毛。基生叶叶柄长8-18cm,叶片轮廓卵形至三角状卵形,三至四回羽状全裂,羽片5-6对,末回裂片线形,长1-3mm,宽1-2mm,茎生叶叶柄全为鞘状。复伞形花序顶裂的窄裂片,外被短柔毛;伞辐14-23,开展,果期向外反曲;小总苞片810,二回羽状深裂;萼齿明显;花瓣内面白色,外面常呈紫色,长卵形;花柱基隆起,分生果长圆形,长6-8mm,宽3-4mm,背棱略突起,侧棱扩展成窄翅;背棱槽内油管1,侧棱槽内油管2-3,合生面油管4-6,胚腹面平直。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4000m的山坡、草地、山地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香豆精类物质:羽苞藁本素(daucoidin)A和B,二氢山芹当归酸酯(columbianadin),异食用当归素(isoedultin),园当归素(archangelicin),香柑内酯(bergapten)和非香豆精类物质:阿魏酸(ferulic acid),镰叶芹二醇(falcarindiol),蜡酸(cerot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

性味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下气消痰;活血调经。主感冒;头痛;咳喘痰多;痞满呕逆;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角果木叶

    药材名称角果木叶拼音Jiǎo Guǒ Mù Yè英文名Ceriops tagal(Perr.)C.B Rob.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角果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iops tagal (P

  • 冠唇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冠唇花药材名称冠唇花拼音Guàn Chún Huā别名野藿香、牙皮湾[傣]、广藿香[云南]来源唇形科冠唇花Microtoena insuavis (Hance)

  • 白铃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铃子药材名称白铃子别名一面锣、小一面锣来源兰科白铃子Nervilia tibetensis Rolfe,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西藏。功能主治主治红崩,淋病,白浊,白带。摘录《

  • 野牡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牡丹药材名称野牡丹拼音Yě Mǔ Dān别名罐罐草、倒罐草、毛足杆、红暴牙狼、炸腰果、山石榴[福建]、猪母稔、夻口巴、痢疾罐、赤牙郎、高脚稔来源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野牡丹Mela

  • 蜀葵子

    《中药大辞典》:蜀葵子药材名称蜀葵子拼音Shǔ Kuí Z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化学成分果含脂肪油。油中含不饱和游离

  • 大叶楠根

    《中药大辞典》:大叶楠根药材名称大叶楠根拼音Dà Yè Nán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大叶楠的根。原形态大叶楠,又名:豪樟、竹叶槁;落叶桢楠。常绿小

  • 飞龙掌血叶

    《中药大辞典》:飞龙掌血叶药材名称飞龙掌血叶拼音Fēi Lónɡ Zhǎnɡ Xuè Yè出处《贵州民药物》来源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的叶片。全年可采。功能主治①《贵州民间药

  • 牛脑

    《中药大辞典》:牛脑药材名称牛脑拼音Niú Nǎo出处《别录》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脑。性味《纲目》:"甘,温,微毒。"功能主治治头风眩晕,消渴,痞气。①《别录》:&q

  • 垂果南芥

    《全国中草药汇编》:垂果南芥药材名称垂果南芥拼音Chuí Guǒ Nán Jiè来源十字花科垂果南芥Arabis pendula L.,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东北、

  • 天蓬草

    《中药大辞典》:天蓬草药材名称天蓬草拼音Tiān Pénɡ Cǎo别名雀舌草(《救荒野谱》),雪里花(《纲目拾遗》),吴檀(《植物学大辞典》),寒草、金线吊葫芦(《福建民间草药》),瓜子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