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李根

李根

《中药大辞典》:李根

药材名称李根

拼音Lǐ Gēn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9~10月采。

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②《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消渴,淋病,痢疾,丹毒,牙痛。

①《药性论》:"苦李根煮汁止消渴。"

②《日华子本草》:"主赤白痢,浓煎服。"

③《滇南本草》:"治膏淋脓闭,马口疼痛,秧草为使,用根点水酒服,但服后脓止,管中痒,方好。"

④《纲目》:"治小儿暴热,解丹毒。"

⑤《重庆草药》:"清火解毒。用于热淋,血痢,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小儿暴有热,得之二、三日:李根、桂心、芒硝各十八铢,甘草麦门冬各一两。上五味,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五服。(《千金方》李根汤)

②治小儿尿灶丹,初从两股起,及脐间走入阴头皆赤色者:烧李根为灰,以田中流水和敷之。(《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李根

药材名称李根

拼音Lǐ Gēn

英文名Root of Japanese Plum

别名李子根、李子树根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unus salicina Lind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原形态李 乔木,高达9-12m。树皮灰褐色,粗糙;小枝无毛,紫褐色,有光泽。叶柄近顶端有2-3腺体;叶片长方倒卵形或椭圆倒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密浅圆钝重锯齿。花两性;通常3朵簇生;萼筒杯状,萼片及花瓣均为5;花瓣白色,雄蕊多数;排成不规则2轮;雄蕊1,柱头盘状,心皮1,与萼筒分离。核果球形或卵球形,直径3.5-5cm,栽培品种可达7cm,先端常稍急尖,基部凹陷,绿、黄或带紫红色,有光泽,被蜡粉:核卵圆形或长圆形,有细皱纹。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600m的山沟路旁或灌木林内。

资源分布:除内蒙古、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多有分布和栽培。

性状根呈圆柱形,长30-130cm,直径0.3-2.5cm。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切断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木质部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淡。

性味苦;寒;无毒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疮疡肿毒,热淋,痢疾,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药性论》:苦李根煮汁止消渴。

2.日华子本草》:主赤白痢,浓煎服。

3.《滇南本草》:治膏淋脓闭,马口疼痛,秧草为使,用根点水酒服,但服后脓止,管中痒,方好。

4.《本草纲目》:治小儿暴热,解丹毒。

5.《重庆草药》:清火解毒。用于热淋,血痢,牙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缘桑螺

    《中药大辞典》:缘桑螺药材名称缘桑螺拼音Yuán Sānɡ Luó别名桑树上牛儿(《丹溪心法》),桑牛、天螺(《纲目》)。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椎实螺科动物椎实螺的全体。夏、秋均可

  • 山峰西番莲

    药材名称山峰西番莲拼音Shān Fēnɡ Xī Fān Lián别名石山南星、燕子尾。来源药材基源:为西番莲科植物山峰西番莲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ssiflorajugorum W.W.Smi

  • 全缘榕

    药材名称全缘榕拼音Quán Yuán Rónɡ别名铁牛入石、奶汁草、土麻黄、水沉香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全缘榕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Pandurta Hance var. hol

  • 紫薇叶

    《中药大辞典》:紫薇叶药材名称紫薇叶拼音Zǐ Wēi Yè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薇花"条。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德新宁碱、德洒明

  • 虾子花叶

    药材名称虾子花叶拼音Xiā Zǐ H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虾子花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oodfordia fruticosa (L.) Kur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

  • 斑鸠占叶

    药材名称斑鸠占叶拼音Bān Jiū Zhàn Yè别名战骨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狐臭柴和黄毛豆腐柴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mna puberula Pamp.Premna fulua Cr

  • 鸡挂骨草

    《中药大辞典》:鸡挂骨草药材名称鸡挂骨草拼音Jī Guà Gǔ Cǎo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刺蕊草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基部木质化。茎方形,绿色或淡红色

  • 臭矢菜

    药材名称臭矢菜别名羊角草、黄花菜、野油菜来源白花菜科臭矢菜Cleome vircos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性味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散瘀消肿,去腐

  • 松油

    《中药大辞典》:松油药材名称松油拼音Sōnɡ Yóu别名松脂(《唐本草》),沥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松科植物油松或其同属植物树材中的松脂。制法《纲目拾遗》:"取

  • 苏铁果

    药材名称苏铁果拼音Sū Tiě Guǒ别名无漏子、无漏果、千年枣、万岁枣、海枣来源药材基源: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as revoluta Thunb.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