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栀子花根

栀子花根

药材名称栀子花根

拼音Zhī Zi Huā Gēn

出处《分类草药性》

来源茜草科植物山栀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栀子"条。

性味①《分类草药性》:"苦。"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感冒高热,黄疸型肝炎,吐血,鼻衄,菌痢,淋病,肾炎水肿,疮痈肿毒。

①《分类草药性》:"治妇女气血不和。"

②《广西中药志》:"治牙痛。"

③《四川中药志》:"开心窍,解心热,通小便。治黄疸,吐血,痢血,五淋,跌打。"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黄疸:山栀根一至二两。煮瘦肉食。

②治感冒高热:山栀子根二两,山麻仔根一两,鸭脚树二层皮二两,红花痴头婆根一两,煎服;或加酒少许服。

③治鼻流血:山栀根-两,茅根三钱,柏子叶五钱,茅利红五钱。水煎服。孕妇忌服。(①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④治赤白痢疾:栀子根和冰糖炖服。(《闽东本草》)

⑤治米汤样尿:黄栀子根一两,绵毛旋覆花根一两。加水同瘦猪肉炖服;(《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临床应用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用黄栀子根煎服,每日1次。剂量:2岁以下5钱,3~4岁8钱,5~7岁1两,8~10岁1.5两,11~15岁2两,16岁以上3两。治疗30例,平均在2天内尿量明显增多,症状好转或消失,食欲转佳,腹部胀痛明显改善,呕吐便泄逐渐减轻,体温下降;平均在2~3天内巩膜黄染开始消退。尿胆红质或尿胆元呈阳性者大都在5~10天转为阴性。脑絮、麝浊及黄疸指数等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树锦鸡儿

    药材名称树锦鸡儿别名骨担草、树金鸡儿来源豆科锦鸡儿属植物树锦鸡儿Caragana arborescens Lam.,以根皮入药。秋季采,洗净切丝晒干。性味甘、微辛,平。功能主治通乳,利湿。用于乳汁不通

  • 莨菪

    药材名称莨菪拼音Lànɡ Dànɡ别名天仙子、横唐、行唐性味(子)苦、寒、无毒。功能主治1、突发颠狂。用莨菪三升,研细,在一升酒中泡几天。去渣,煎成浓汁。一天内分三次饮完。如觉头中

  • 塘虱鱼

    《中药大辞典》:塘虱鱼药材名称塘虱鱼拼音Tánɡ Shī Yú别名角鱼、暗钉鱼(《本草求原》),须子鲇(《脊椎动物分类学》),胡子鲶(《鱼类分类学》)。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胡子鲇

  • 兴安薄荷

    药材名称兴安薄荷别名野薄荷来源唇形科兴安薄荷Mentha sachalinensis Kud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性味辛,凉。功能主治驱风解热。主治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牙痛。用法用量1~

  • 竹叶兰

    《中药大辞典》:竹叶兰药材名称竹叶兰拼音Zhú Yè Lán别名黄竹参(《贵州药植目录》),竹叶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贵州药植目录》来源为鸭跖草种植物紫背鹿衔

  • 南川升麻

    药材名称南川升麻拼音Nán Chuān Shēnɡ Má别名小升麻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南川升麻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micifuga nanchuanensis Hsiao采收和储藏:

  • 青葙花

    《中药大辞典》:青葙花药材名称青葙花拼音Qīnɡ Xiānɡ Huā出处《江西本草》来源为苋科植物青葙的花序。性味《江西草药》:"性微寒,味苦。"功能主治清肝凉血,明目去翳。治吐血

  • 三条筋

    药材名称三条筋拼音Sān Tiáo Jīn别名柴桂(《云南中草药》),小华草、香叶子树(《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柴樟的树皮或叶。全年可采。切碎晒干。原形态常

  • 破碗掌脚树

    药材名称破碗掌脚树拼音Pò Wǎn Zhǎnɡ Jiǎo Shù别名野广石榴、炸腰果、老扫叶、水多尼、大号蒲淡、蓝屿野牡丹、老鼠丁根、翁登木、乌提子、山甜娘、酒瓶果、催生药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

  • 荠菜花

    《中药大辞典》:荠菜花药材名称荠菜花拼音Jì Cài Huā别名地米花(《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履巉岩本草》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花序。性味《履巉岩本草》:"性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