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树地瓜

树地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地瓜

药材名称树地瓜

拼音Shù Dì Guā

别名枇杷、牛奶根、斑鸠食子、鸡眼睛

来源桑科无花果属植物撕裂榕Ficus laceraatifolia Levl. et Vant.,以果序托入药。四季采根,秋冬采收果序托,分别晒干。

性味根:涩,微咸。

果序托:甘,平。

功能主治根:清热解毒;

果序托:下乳。

用于痢疾,尿路感染,乳汁不足,颈淋巴结结核,痔疮。

用法用量5~8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树地瓜

药材名称树地瓜

拼音Shù Dì Guā

别名枇杷、牛奶根、斑鸠食子(《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破裂叶榕果实。全年可采。

原形态灌木,高达1.5米,有乳汁。树皮灰褐色。单叶互生,叶片坚纸质或近革质,倒卵形咸倒披针形,边缘有深裂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被褐色粗毛,脉上更密;叶柄密被白色柔毛。隐头花序单生于叶腋;花小,多数;花托有柄,较粗,被毛,花托基部和口部都具苞片,表面绿色,有白点和短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被裂片2~6枚,雄蕊1~2枚;雌花被有时不完全或缺,花柱偏斜,线状。隐头果序卵球形或近圆球形,被毛和白色斑点。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灌木林中、路边。分布四川等地。

性味根:涩微咸,平。果:甘。

功能主治下乳,收敛。治红白痢疾,淋症肿痛,乳少,九子烂疡,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树地瓜

药材名称树地瓜

拼音Shù Dì Guā

别名枇杷斑鸠食子、鸡眼睛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裂叶榕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gasparriniana Miq.var.lacerati-folia(Levl.et Vant.)Corner[F.laceratifolia Levl.et.Vant.]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果实,晒干。

原形态灌木或乔木状,高达3m。全株有乳汁;幼枝具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0.3-1cm,具毛;托叶披针形;叶片坚纸质或近革质,倒卵状披针形或倒卵形,长6-17Cm,宽2一6.Scm,上半部具不规则的齿裂或缺刻,有时不裂,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叶表面无毛,叶背沿叶脉有稀疏毛;侧脉4一7对,网脉明显。隐头花序(榕果)单生于叶检腋,球形或椭圆形,表面无毛或幼时有毛,顶口苞片直立,成熟时紫红色,长0.8-1.8cm,宽0.7-1.3cm,基生苞片3;雄花和瘿生于同一花序托内;雄花具花被片3,雄蕊2;瘿花花柱短,房球形;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雌花无梗,花被片3-5,淡黄色,有棕黄色斑点。瘦果。花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300m的山地林中或水边灌丛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南部、四川、贵州、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紫红色或深紫色,球形或椭圆形,常见残存的苞片,横切面花序托内壁着生众多小瘦果,有时壁的上部还可见枯萎的雄花。气微香,味微甘、涩。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下乳。主乳汁不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4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果根

    《中药大辞典》:白果根药材名称白果根拼音Bái Guǒ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银杏种植物银杏的根或根皮。9~10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果"条。化学成分根皮含白果

  • 风藤草

    药材名称风藤草拼音Fēnɡ Ténɡ Cǎo英文名root of Gourian clematis别名小木通、细木通、木通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钝萼铁线莲的藤茎和叶。拉丁植物

  • 螺旋藻

    药材名称螺旋藻拼音Luó Xuán Zǎo别名笔列、特脆特拉脱儿来源药材基源:为颤藻科植物钝顶螺旋藻等多种螺旋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irulina platensis(Notdst.)Ge

  • 九州岛岛岛岛堇菜

    药材名称九州岛岛岛岛堇菜拼音Jiǔ Zhōu Jǐn Cài别名茶匙黄、光匍伏堇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光蔓茎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diffusoides C.J.Wang[V

  • 珍珠绣球

    药材名称珍珠绣球拼音Zhēn Zhū Xiù Qiú别名麻叶绣球、碎米丫、山茴香来源蔷薇科珍珠绣球Spiraea blumei G. Don,以根、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多有分布。

  • 化香树

    药材名称化香树拼音Huà Xiānɡ Shù别名山麻柳来源胡桃科化香树属植物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 et Zucc.以叶入药。随用随采,洗净

  • 鹰嘴爪

    《中药大辞典》:鹰嘴爪药材名称鹰嘴爪拼音Yīnɡ Zuǐ Zhǎo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嘴和脚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鹰骨"条。功能主治主五痔,烧为末服之。摘录《中药大

  • 茶子心

    药材名称茶子心拼音Chá Zǐ Xīn别名油茶籽(《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秋季采收。原形态油茶(《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又名:楂(《农政全书》),梣树

  • 雀榕叶

    《中药大辞典》:雀榕叶药材名称雀榕叶拼音Què Rónɡ Yè别名漆娘舅,漆舅、白来叶(《福建民间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笔管榕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

  • 牛肾

    《中药大辞典》:牛肾药材名称牛肾拼音Niú Shèn出处《别录》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肾脏。功能主治①《别录》:"补肾气,益精。"②《千金·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