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树火麻

树火麻

《中药大辞典》:树火麻

药材名称树火麻

拼音Shù Huǒ Má

别名电树、憨掌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荨麻科植物树火麻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乔木,树皮灰白色,高5~10米。叶纸质,互生,阔卵圆形,基部心脏形,长10~20厘米,宽8~10厘米;叶柄微紫红色。总状花序腋生,绿色。果实扁圆,紫黑色。枝、叶、花序均有小刺毛。有毒,其刺毛触及皮肤即可引起肿痛。

生境分部生于竹林边或山上树林中。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驱蛔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树火麻

药材名称树火麻

拼音Shù Huǒ Má

别名电树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火麻树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drocnide urentissima(Gagnep)Chew[Laportea urentissima Gagnep.]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取皮后切片,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15m,胸径8-20cm。树皮灰白色;小枝上有柔毛和刺毛。单叶互生;叶柄长7-15cm,密被柔毛和小刺毛;托叶宽卵形,长约1cm,早落;叶片纸质,心形,长15-25cm,宽13-22cm,先端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近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细牙齿,上面有小刺毛和密被点状钟乳体,下面密生短茸毛;基出脉3-5条,侧脉6-8对,在近缘处彼此连结。雌雄异株;聚伞花序近圆锥状,长与叶近等或较短,花序梗上密被短柔毛和向下伸展的刺毛。雄花近无梗,花被片5;雄蕊5,退化雌蕊先端近平截;雌花常数朵呈1列着生于稍肉质膨大的团伞花序托上(在果时花梗增长,花序托变不明显),花被片4,柱头线形。瘦果近圆形,强烈压扁,表面有点状突起。花期9-10月(广西)、l-2月(云南),果期10-12月(广西)、4-5月(云南)。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 800-1300m的石灰岩混交林中或竹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淡;性凉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驱虫。主蛔虫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尖叶川黄瑞木

    药材名称尖叶川黄瑞木拼音Jiān Yè Chuān Huánɡ Ruì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尖叶川黄瑞木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nandra bockiana Pritz.ex D

  • 换锦花

    药材名称换锦花拼音Huàn Jǐn Huā出处《植物名实图考》引《南越笔记》云:“脱红换锦,脱绿换锦,此换绵之所以名也。叶似水仙,冬生,至更而落。独抽一茎二尺许,作十余花,花比鹿葱而大,或红或绿,叶落

  • 落新妇根

    药材名称落新妇根拼音Luò Xīn Fù Gēn别名猪痾三七、金毛三七、野升麻(《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阴阳虎(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落新妇

  • 墙草

    药材名称墙草拼音Qiánɡ Cǎo别名石薯、石茹菰、白石薯、软骨石薯、白猪子果、袜子菜来源荨麻科墙草Parietaria micrantha Ledeb.,以块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东北、西北

  • 薜荔汁

    药材名称薜荔汁拼音Bì Lì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薜荔的乳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pumila L.采收和储藏:随时可采。割破茎皮,待乳汁流出后收集。也可取自叶中。原形态常绿攀援

  • 糙叶树皮

    药材名称糙叶树皮拼音Cāo Yè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糙叶树的根皮、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phananthe aspera(Thunb.)Planch.[Prunus asper

  • 杂交景天

    药材名称杂交景天拼音Zá Jiāo Jǐnɡ Tiān别名景天。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杂交景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hybridum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

  • 牛角腮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角腮药材名称牛角腮拼音Niú Jiǎo Sāi来源偶蹄目牛科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以牛角内部坚硬骨心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炮制

  • 赤芍

    《中国药典》:赤芍药材名称赤芍拼音Chì Sháo英文名RADIX PAEONIAE RUBRA别名山芍药、草芍药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

  • 浙地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浙地黄药材名称浙地黄别名鲜生地来源玄参科浙地黄Rehmannia chingii Li,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甘、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鼻衄,热病口干。0.4~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