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椴树根

椴树根

药材名称椴树根

拼音Duàn Shù Gēn

别名叶上果根、滚筒树根、家鹤儿。

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椴树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lia tuan Szysz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泥土,切片晒干。

原形态椴树乔木,高20cm。树皮灰色,直裂,小枝近秃净,顶芽无毛或有微毛。叶互生;叶柄长3-5cm,近秃净;叶片卵圆形,长7-14cm,宽5.5-9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单侧心形或斜截形,上面无毛,下面初时有星状茸毛,以后变秃净,在脉腋有毛丛,干后灰色或褐绿色,边缘上半部有疏而小的齿突;侧脉6-7对。聚伞花序长8-13cm,无毛;花柄长7-9mm;苞片狭窄倒披针形,长10-16cm,宽1.5-2.5cm,无柄,先端钝,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通常无毛,下面有星状柔毛,下半部5-7cm与花序柄合生;萼片长圆状披针形,长5mm,被茸毛,内面有长茸毛;花瓣7-8mm;退化雄蕊长6-7mm;雄蕊长5mm;子房有毛,花柱长4-5mm。果实球形,宽8-10mm,无棱,有小突起,被星状茸毛。花期7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或山坡上阔叶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止咳。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久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浸酒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铃根

    药材名称马铃根拼音Mǎ Línɡ Gēn别名自消容、凸尖野百合来源豆科大猪屎豆Crotalaria assamica Benth.,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淡

  • 山牛蒡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牛蒡药材名称山牛蒡别名乌苏里风毛菊来源菊科山牛蒡Saussurea ussuriensis Maxi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寒

  • 石上藕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上藕药材名称石上藕拼音Shí Shànɡ ǒu别名石蚕、真金草来源兰科血叶兰属植物血叶兰Ludisis discolor (Ker-Gawl.)A. Rich

  • 大尾摇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尾摇药材名称大尾摇拼音Dà Wěi Yáo别名象鼻草、全虫草、狗尾虫、天芥菜来源紫草科天芥菜属植物大尾摇Heliotropium indicum L.,以全草

  • 黄练芽

    药材名称黄练芽拼音Huánɡ Liàn Yá别名黄楝头、回味(《物理小识》),黄裢头、蓝香(《食物考》),黄连芽(《纲目拾遗》),黄鹂芽(《植物名实图考》),黄儿茶、黄连

  • 蜜蜡

    药材名称蜜蜡拼音Mì Là别名蜡(《肘后方》),蜜跖(《本草经集注》),蜂蜡(《现代实用中药》)。出处《本经》来源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工蜂分泌的蜡质,经精制而成。春、秋二季,将取

  • 草柏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柏枝药材名称草柏枝拼音Cǎo Bǎi Zhī别名松叶接骨草、松叶蒿、蜈蚣草来源玄参科松蒿属植物草柏枝Phtheirospermum tenuisectum Bur. et Fra

  • 芸香草

    《中药大辞典》:芸香草药材名称芸香草拼音Yún Xiānɡ Cǎo别名诸葛草(《种子植物名称》),香茅筋骨草、小香茅草(《四川中药志》),茅草筋骨(《重庆草药》),香茅草、臭草、韭叶芸香草、

  • 苏木蓝

    《全国中草药汇编》:苏木蓝药材名称苏木蓝拼音Sū Mù Lán别名山豆根[贵州]、木蓝叉来源为豆科木蓝属植物苏木蓝Indigofera carlesii Craib,以根入药。秋季

  • 赤小豆

    《中国药典》:赤小豆药材名称赤小豆拼音Chì Xiǎo Dòu英文名SEMEN PHASEOLI别名赤豆、红小豆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赤小豆Phaseolus calcaratus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