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水藁本

水藁本

药材名称水藁本

拼音Shuǐ Gǎo Běn

别名藁本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尖叶藁本的根和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icum acuminatum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2m。根茎发达,结节状,棕褐色。茎圆柱形,中空,具条纺,略带紫色。芭下中叶具长柄,基部扩大成鞘;茎上部叶具柄,柄长5-7cm;叶片纸质,轮廓三角状卵形,长约15cm,宽约17cm,三回羽状全裂,第一回羽片三角状卵形,长8-10cm,宽6-7cm;第二回羽片长圆状披针形,长3-5cm,宽1.5-2cm,顶端常延伸成尾尖状;末回裂片近卵形,长5-15mm,宽5-10mm,基部楔形,上部羽状分裂,裂齿具小尖头。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花梗长达15cm,顶端密被糙毛;顶生伞形花序直径约4cm;总苞片6,线形,常早落;伞辐12-23,长2-3cm;小总苞片6-10,线形。分生果卵形,长约3mm,宽约2mm;背棱突起或呈翅状,侧棱翅状,每棱槽内有油管2-3(-4),合生面油管6-8。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3500m的林下、草地和石崖缝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南、湖北、陕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团块状,无分枝,节间多明显,长3-5.5cm,直径0.8-3cm。表面灰棕色,栓皮不易剥落。体重,质硬,难折断,断面土黄色,略平坦,无裂隙。气香弱,味甘而麻。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发散风寒;祛湿止痛。主风寒感冒;头痛;风寒湿痹;脘腹痛;疝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注意血虚及头痛属热者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竹兰

    《中药大辞典》:野竹兰药材名称野竹兰拼音Yě Zhú Lán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小花火烧兰的根。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5~65厘米。茎直立,上

  • 青礞石

    《中国药典》:青礞石药材名称青礞石拼音Qīnɡ Ménɡ Shí英文名LAPIS CHLORITI别名礞石来源本品为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采挖后,除去泥沙和杂

  • 蝙蝠葛

    药材名称蝙蝠葛拼音Biān Fú Gě别名蝙蝠藤(《澹寮试效方》),金丝钓葫芦(《国药的药理学》),黄条香、防己葛、黄根(《中国药植志》),野鸡豆子(《吉林中药手册》),爬山秧子、山地瓜秧(

  • 土田七

    《中药大辞典》:土田七药材名称土田七拼音Tǔ Tián Qī别名姜三七、竹叶三七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姜科植物土田七的块茎。秋、冬、春采挖根茎,洗净;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兰花参

    《中药大辞典》:兰花参药材名称兰花参拼音Lán Huā Shēn别名土参(《滇南本草》),细叶沙参、金线吊葫芦(《质问本草》),娃儿草、乳浆草(《植物名汇》),蓝花参、蓝花草(《滇南本草图谱

  • 桃南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南瓜药材名称桃南瓜拼音Táo Nán Guā别名金瓜、红南瓜、看瓜、吊瓜来源葫芦科南瓜属植物桃南瓜Cucurbita pepo L. var. akoda M

  • 裂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裂叶秋海棠拼音Liè Y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岩红、红孩儿、血蜈蚣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裂叶秋海棠Begonia laciniata Roxb.,以全

  • 鱼尾葵叶

    药材名称鱼尾葵叶拼音Yú Wěi Kuí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鱼尾葵的叶鞘纤维。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ta ochlandra Hanc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碎晒干。原形态鱼

  • 多花猕猴桃根

    药材名称多花猕猴桃根拼音Duō Huā Mí Hóu Tá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阔叶猕猴桃Actinidialatiflia(Gardn.etChamp.)Merr.的根。拉丁植物动物

  • 血经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血经草药材名称血经草别名狼尾巴草、狼尾花、红丝麻、青桩莲、鹭鸶连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狼尾珍珠菜Lysimachia barystachys Bunge的全草,其根状茎亦单独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