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油柑叶

油柑叶

《中药大辞典》:油柑叶

药材名称油柑叶

拼音Yóu Gān Yè

别名丝叶(《岭南采药录》),余甘子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大戟科植物油柑叶片,夏、秋采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庵摩勒"条。

化学成分余甘子酸,蛇麻脂醇,β-谷甾醇,并没食子酸,没食子酸,3,6-二没食子葡萄糖,鞣料云实精,诃黎勒酸,诃子酸,葡萄没食子鞣甙。

性味《陆川本草》:"甘酸,性寒。"

功能主治治皮肤湿疹,疔疮,痔漏。

①《岭南采药录》:"患疳疗毒。煎水洗。"

②《陆川本草》:"杀菌去腐。治口烂,绣球风及疳、疔、漏、痔。"

③《南宁市药物志》:"敷蜈蚣咬伤。"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煎水洗。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①治湿疹,皮炎:余甘子叶煎水外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水肿,皮肤湿疹,毒蛇咬伤:油甘子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油柑叶

药材名称油柑叶

拼音Yóu Gān Yè

英文名Leaf of Emblic Leafflower

别名丝叶。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Plyllanthus emblica L.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yllanthus emblic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余甘子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3-8m。树皮灰白色,薄而易脱落,露出大块赤红色内皮。叶互生于细弱的小枝上,2列,密生,极似羽状复叶;近无柄;落叶时整个小枝脱落;托叶线状披针形;叶片长方线形或线状长圆形,长1-2cm,宽3-5mm。花簇生于叶腋,花小,黄色;单性,雌雄同株,具短柄;每花簇有1朵雌花,每花有花萼5-6片,无瓣;雄花花盘成6个极小的腺体,雄蕊3,合生成柱;雌花花盘杯状,边缘撕裂状,子房半藏其中。果实肉质,径约1.5cm,圆而略带6棱,初为黄绿色,成熟后呈赤红色,味先酸涩而后回甜。花期4-5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200m的疏林下或山坡向阳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余甘子酸(Amlaicacid),蛇麻脂醇(Lupeol),β-谷甾醇,并没食子酸(Ellagicacid),没食子酸(Gallicacid),3,6-二没食子葡萄糖(3,6-Digalloylglucose),鞣料云实精(Corilagin),诃黎勒酸(Chebulagic-acid),诃子酸(Chebulinicacid),葡萄没食子鞣甙(Glucogallin)。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心;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口疮;疔疮;湿疹;皮炎;水肿;高血压;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外用: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岭南采药录》:患疳疔毒。煎水洗。

2.《陆川本草》:杀菌去腐。治口烂,绣球风及疳、疔、漏、痔。

3.《南宁市药物志》:敷蜈蚣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胡豆草

    《中药大辞典》:胡豆草药材名称胡豆草拼音Hú Dòu Cǎo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无柄黄芩的全草。原形态直立草本。茎四方形,紫色,高25~35厘米。叶对生;三角状卵形,

  • 野扁豆

    《中药大辞典》:野扁豆药材名称野扁豆拼音Yě Biǎn Dòu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豆科植物毛野扁豆的全草或种子。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全体绿色带灰白色,各部有锈色腺点。茎稍呈棱状。3出

  • 野丹参

    药材名称野丹参拼音Yě Dān Shēn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单叶血盆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单叶血盆草"条。功能主治宽胸补气,去风湿,治疥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丛毛榕

    药材名称丛毛榕拼音Cónɡ Máo Rónɡ别名铁牛入石、竹叶牛奶仔、母猪精、细叶牛奶树、石榕、奶汁草来源桑科丛毛榕Ficus comata Hand.-Mazz.,以根

  • 山五味子叶

    药材名称山五味子叶拼音Shān Wǔ Wèi Zǐ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珍珠荚蒾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foetidum Wall.var. ceanothoides (

  • 鹌鹑蛋

    药材名称鹌鹑蛋拼音ān Chun Dàn来源雉形目雉科鹌鹑Coturnix coturnix (L.),以蛋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功能主治治胃病、肺病、神经衰弱、肋膜炎等。摘录《全国中草

  • 马缨杜鹃

    药材名称马缨杜鹃拼音Mǎ Yīnɡ Dù Juān别名马缨花、密筒花、红山茶来源杜鹃花科麻叶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 Franch.,以花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贵州。性味

  • 花苜蓿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苜蓿药材名称花苜蓿拼音Huā Mù Xu别名扁豆子、苜蓿草、野苜蓿来源豆科花苜蓿Trigonella ruthenic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内蒙古、

  • 蛇藤

    药材名称蛇藤别名穿山龙[福建]来源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蛇藤Celastrus hookeri Prain.,以根入药。性味苦、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疏风祛湿。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硬质早熟禾

    《全国中草药汇编》:硬质早熟禾药材名称硬质早熟禾拼音Yìnɡ Zhì Zǎo Shú Hé别名龙须草来源禾本科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 T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