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波棱瓜子

波棱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波棱瓜子

药材名称波棱瓜子

拼音Bō Lénɡ Guā Zǐ

别名色吉美多[藏语]

来源葫芦波棱瓜子Herpetospermum caudigerum Wall.,以种子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柔肝。主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0.5~1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波棱瓜子

药材名称波棱瓜子

拼音Bō Lénɡ Guā Zǐ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波棱瓜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petospermum pedunculosum(Ser.)C.B.Clarke[Bryonia pedunculosa Ser,;Herpetospermun cardi-gerum Wall.;H,grandiflorum Cogn.]

采收和储藏:6-10月采收,成熟的果实,切开取出种子,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攀缘草本。茎枝纤细,有棱沟;初时具疏柔毛,最后变的无毛。叶互生;叶柄长4-10cm,具有茎枝一样的毛被,后渐脱落;卷须2歧;叶片膜质,卵状心形,长6-12cm,宽4-9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粗糙,初时被黄褐色长柔毛,后渐脱落;边缘具细圆齿或有不规则的角,叶脉在叶背隆起,具长柔毛。雌雄异株;雄花通常单生或与同一总状花序并生,花梗长10-16cm,具5-10朵花的总状花序长12-40cm,有疏柔毛;花梗长2-6cm,疏生长柔毛;花萼筒部膨大成漏斗状,下部成管状,长2-2.5cm,裂片披针形;花冠黄色,裂片椭圆形,急尖,长2-2.2cm,宽1.2-1.3cm;雄蕊花丝丝状;退化雌蕊近钻形;雌花单生,花被与雄花同,有3枚退化雄蕊或无;子房长圆状,3室。果实阔长圆形,三棱状,被长柔毛,成熟时3瓣裂至近基部,里面纤维状,长7-8cm,宽3-4cm,种子淡友色,长圆形,基部截形,具小尖头,顶部不明显3裂,长约12mm,宽5mm,厚2-3mm。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3500m的山坡灌丛及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去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略呈扁长方形,长1-1.5cm,宽4-7mm,厚2-3mm,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具凸凹不平的雕纹呈类人字形、类圆形、不规则形沟纹及点状突起;一端有三角形突起,另端渐薄,略呈楔形,而在中央微凹(种脐);两侧稍平截,其边缘稍凸起呈微波状弯曲,中间有1条纵棱。种皮革质,种仁外被暗绿色薄膜,内有于叶2片,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苦,有恶心感。

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自外向内由种皮、颓废层及子叶构成。种皮包括角质层、表皮层、下皮层、石细胞层(厚壁组织)和通气组织层(薄壁组织)组成。角质层无色透明,遇苏丹Ⅲ试液染成橙红色,厚约10μm,易与其相接的表皮层分离。表皮层由1列类方形或略切向长方形薄壁细胞组成,排列紧密,常含棕色物质;下皮层(色素层)细胞数列,细胞类椭圆形切向延长、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有的略呈连珠状增厚,具大小不等的单纹孔;石细胞层由1列排列紧密径向延长的长方形石细胞构成,壁极厚,层纹明显,强烈木化,胞腔类长方形,分枝或不分枝,孔沟明显;通气组织层为薄壁细胞约10列,外方靠石细胞层的1-2列细胞小而排列紧密,中间几列细胞大型,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间隙大小不等,细胞内含叶绿体,其最内1列细胞较小,其侧壁与内壁不规则。胚乳细胞颓废状,多压缩成1列细胞呈扁平长方形,切向延长。长10-20μm,高约2μm。子叶发达,其表皮细胞1列,较小,类长方形,切向延长;叶肉组织细胞多径向延长,内含众多的糊粉粒及脂肪油。

解离组织:1.角质层易大片剥离,可见略平行纹理。

2.表皮细胞呈多角形,直径20-70μm,排列紧密,内含棕色物质。

3.下皮层细胞呈类球形或近圆筒形,棕色,长约35μm,宽约15μm,壁厚,木化,具大小不等的单纹孔或呈网状。

4.石细胞层细胞多角形或类圆形,排列紧密,边缘以圆齿状镶嵌连结,壁厚,强烈木化,具孔沟。

5.绿色通气组织的细胞呈球形、类圆形、囊状或呈分枝状,排列疏松,壁薄,直径10-80μm,内含类圆形的叶绿体,细胞间隙大。

6.胚乳细胞表面观呈极小类方形或类长方形,薄壁细胞直径10-20μm。

7.子叶细胞由等径性薄壁细胞组成,内含丰富的脂肪油滴及糊粉粒。

化学成分种子含波棱醛(herpetal)[1],松柏醇(coniferylalcohol),波棱瓜三醇(herpetoriol)[2],波棱三醇(herpetriol)及波棱四醇(herpeietrol)[3]。

鉴别1.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30ml,以稀盐酸酸化,回流30分钟,滤取滤液15ml,用5%氨溶液调至中性,置水浴上蒸干,加5%硫酸10ml溶解,于5支试管中,各取滤液1ml,分别加***钾试液、碘化铋钾试液、硅钨酸试液、***试液、鞣酸试液各1-2滴,依次产生白色、红棕色、灰白色、黄色、棕色沉淀。(检查生物碱)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40ml,在水浴上回流10分钟,滤除醚液,用甲醇40ml溶解残渣,水浴回流10分钟,放置后滤过,取滤液3ml,分置3个瓷蒸发皿中,水浴上蒸干,供下述试验:2.1.加醋酥。硫酸(19:1)试液1ml,混匀,颜色由黄-红-紫-绿,最后显污绿色。

2.2.加冰醋酸1ml溶解,加乙酰氯5滴和氯化锌结晶数粒,水浴加热,显淡红色。

2.3.用氯仿1ml溶解,转入试管中,加硫酸1ml,氯仿层显青色,置紫外灯下观察:氯仿层显绿色荧光,稍后硫酸层亦显绿色荧光。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肝利胆;健脾助运。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或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骆驼毛

    《中药大辞典》:骆驼毛药材名称骆驼毛拼音Luò Tuo Máo别名驼绒(《龚氏经验方》)出处《本经》性味①《本经》:"味咸,平。"②《别录》:"有毒。

  • 龙胡子

    药材名称龙胡子拼音Lóng Hú Zǐ别名龙胡须、旱灵草、岩石松来源蕨类石松科石松属植物龙胡子Lycopodium phlegmaria L.。以全草入药。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散风和血、消肿止痛。用于

  • 猪血

    《中药大辞典》:猪血药材名称猪血拼音Zhū Xuè出处《别录》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血。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化学成分猪血含水分95%,蛋白质4.3%,脂肪0.2%,碳

  • 栗树根

    《中药大辞典》:栗树根药材名称栗树根拼音Lì Shù Gēn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树根。性味《四川中药志》:"味甘淡,性平,无毒。"功能主治①

  • 贝齿

    药材名称贝齿拼音Bèi Chǐ来源药材习分紫贝齿与白贝齿两类,入药以紫贝齿为多。紫贝齿为宝贝科动物蛇首眼球贝Erosaria (Ravitrona) caputserpentis (L.)、

  • 续随子茎中白汁

    《中药大辞典》:续随子茎中白汁药材名称续随子茎中白汁拼音Xù Suí Zǐ Jīnɡ Zhōnɡ Bái Zhī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茎中的白色乳汁。原

  • 薄荷油

    《中药大辞典》:薄荷油药材名称薄荷油拼音Bò He Yóu出处《重庆堂随笔》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鲜茎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性状为无色至淡黄色或绿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纯馥的

  • 大山玄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山玄参药材名称大山玄参别名川玄参、土玄参、元参、安东玄参来源玄参科大山玄参Scrophularia kaku densis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四川。性味苦、

  • 彩斑桑勒草

    药材名称彩斑桑勒草拼音Cǎi Bān Sānɡ Lè Cǎo别名花叶叶、小花草、花花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彩斑桑勒革的全株。夏、秋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茎圆柱

  • 西北莸

    药材名称西北莸别名小六月寒[陕西]来源马鞭草科莸属植物西北莸Caryopteris tangutica Maxim.以全株入药。功能主治调经活血,祛湿。主治崩漏,白带,月经不调。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