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海蝰

海蝰

药材名称海蝰

拼音Hǎi Kuí

英文名Praescutata viperina;Viperine

别名海蛇、黑尾海蛇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蛇科动物海蝰除去内脏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aescutata viperina (Schmid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得后除去皮和内脏,取肉鲜用或烘干。

原形态海蝰,全长约1m。头短宽,与颈部区分不明显。尾侧扁。背面青灰色,有时可辨别出深色菱形斑纹(34-43)+(3-6)个。腹面灰白色或灰黄色。眼前鳞1,眼后鳞2,前颞鳞多为2,偶有1或3,后颞鳞2、3或4。上唇鳞7(3-1-3),偶有8,下唇鳞8或9,偶为10。体鳞多呈六边形,镶嵌排列,具棱或结节;颈部鳞列27-35行,体最粗部鳞列40-51行。腹鳞明显,在体前段者较大,后段者较小;每鳞具2棱。雌性249-300,雄性239-279。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于海洋,常游泳于近海上层。以鳞类为食。卵胎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沿海。

性味味咸;性平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清湿热。主皮肤湿疹;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10-15g。外用:适量,捣涂。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除湿清热功效。主治皮肤湿疹、疮疖。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麻雀脑

    药材名称麻雀脑拼音Má Què Nǎo别名家雀脑来源雀形目文鸟科树麻雀Passer montanus (L.),以脑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治冻伤。用法用量外涂。摘录《全国

  • 小粉

    药材名称小粉拼音Xiǎo Fěn别名小麦粉(《食疗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小麦麸洗制面筋后澄淀的淀粉。性味《纲目》:"甘,凉,无毒。"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

  • 奶浆木

    药材名称奶浆木拼音Nǎi Jiānɡ Mù别名牛舌子树、小木通、一母三样、一种三苗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异叶榕的根或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heteromormorpha Hemsl.

  • 隔山消

    《中药大辞典》:隔山消药材名称隔山消拼音Gé Shān Xiāo别名隔山撬(《分类草药性》),隔山锹(《天宝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耳叶牛皮消的块根。秋季采收,洗净,晒干。生境

  • 帕梯

    药材名称帕梯拼音Pà Tī别名野菠萝、露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罗金堆(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分叉霉兜树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有刺灌木或小乔木,高5~7米。叶

  • 海龙

    《中国药典》:海龙药材名称海龙拼音Hǎi Lónɡ英文名SYNGNATHUS别名杨枝鱼、钱串子来源本品为海龙科动物刁海龙Solenognathus hardwickii (Gray) 、拟海

  • 鹊豆

    药材名称鹊豆别名鹊仔豆、雀仔豆、紫扁豆、黑扁豆来源豆科鹊豆Dolichos cultatus Thunb.,以叶、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微辛,温。功能主治祛风行气,升清降浊,和中益肾。主治头

  • 乌头叶蛇葡萄

    药材名称乌头叶蛇葡萄拼音Wū Tóu Yè Shé Pú Tɑo别名过山龙、草葡萄、洋葡萄蔓、狗葡萄、草血蔹来源葡萄科乌头叶蛇葡萄Ampelopsis acon

  • 水枇杷叶

    药材名称水枇杷叶拼音Shuǐ Pí Pá Yè出处《广西中草原》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水东哥的叶。秋、冬采收。晒干研粉或水煎浓缩成膏备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枇杷&

  • 不灰木

    《中药大辞典》:不灰木药材名称不灰木拼音Bù Huī Mù别名无灰木(《本草图经》)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石棉。原形态角闪石的一种。为平行较长而易劈为细丝形之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