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牛耳散血草

牛耳散血草

药材名称牛耳散血草

拼音Niú ěr Sàn Xuè Cǎo

别名散血草、歇壁蝴蝶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扭果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eptocarpus clarkeanus (Hemsl.) Hilliard et B. L. Burtt [Boeaclarkeana Hems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扭果苣苔 无茎多年生草本,高7-14cm。根茎粗短,密生纤维状须根。叶基生;叶柄长0.5-6cm,密被短伏毛;叶片革质。卵形或宽卵形,有时近圆形,长2-7.5cm,宽1.5-4cm,先端钝,基部截形、心工宽楔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均具短糙伏毛。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花葶2-4条,高7-14cm,密被短糙伏毛;聚伞花序,有花2-10朵;苞片卵形,长约7mm;小苞片线形,微小;花萼钟形,长约5mm,5浅裂,裂片近相等,三角形;花冠白色或粉红色,钟状筒形,长约2.4cm,外面被疏毛,冠桅稍偏斜,5裂,裂片近相等;雄蕊4,能育雄蕊2,内藏,花药相连;子房细长,被短毛。蒴果线形,长约3.8cm,螺旋状扭曲,变无毛。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3000m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血。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青;或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酸不溜

    《中药大辞典》:酸不溜药材名称酸不溜拼音Suān Bù Liū别名分枝蓼、叉枝蓼、酸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

  • 花皮胶藤

    药材名称花皮胶藤别名花杜仲藤、眼角蓝、刺耳蓝来源夹竹桃科花皮胶藤Ecdysanthera utilis Hayata et Kawakami,以茎皮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功能主治主治小

  • 剑叶铁角蕨

    药材名称剑叶铁角蕨拼音Jiàn Yè Tiě Jiǎo Jué别名阿西得、铁郎鸡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剑叶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ensiforme Wall.ex

  • 杉木节

    《中药大辞典》:杉木节药材名称杉木节拼音Shā Mù Jié别名杉节(《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杉科植物杉枝干上的结节。功能主治治脚气,痞块,骨节疼痛,带下,跌扑血

  • 木蓝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蓝药材名称木蓝拼音Mù Lán别名蓝靛、槐蓝、小青[福建]、野槐树来源为豆科木蓝属植物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 L.,以叶或全株入药。夏季

  • 红土子皮

    《中药大辞典》:红土子皮药材名称红土子皮拼音Hónɡ Tǔ Zǐ Pí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四川山蚂蝗的根皮。6~7月采收。性味性凉,味微苦。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复方①

  • 肋柱花

    药材名称肋柱花拼音Lèi Zhù Huā出处始载于《内蒙古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辐状肋柱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matogonium rota-tum(L.)Fries ex

  • 黄龙藤叶

    药材名称黄龙藤叶拼音Huánɡ Lónɡ Ténɡ Yè别名五香藤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合蕊五味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propinqua(Wall.)Baill.[

  • 山羊参

    药材名称山羊参别名土生地[云南丽江]、鸡肉参来源紫葳科山羊参Incarvillea grandiflora Bur. et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生用凉血生津

  • 细梗胡枝子

    药材名称细梗胡枝子拼音Xì Gěnɡ Hú Zhī Zǐ别名掐不齐来源豆科细梗胡枝子Lespedeza virgata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北、华东、四川、河南。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