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甘薯

甘薯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薯

药材名称甘薯

拼音Gān Shǔ

别名白薯、红薯、红苕、番薯地瓜

来源旋花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以根、藤入药。

生境分部各地栽培。

性味甘、涩,微凉。

功能主治补中,生津,止血,排脓。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干根研粉,每日3次,第一次服4两,以后每次服2两,温开水调匀服。

崩漏:鲜藤2两,烧炭存性,冲甜酒服。

无名肿毒:鲜根适量,捣烂包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甘薯

药材名称甘薯

拼音Gān Shǔ

别名甘储(《南方草木状》),山薯(《农政全书》)。

出处《纲目》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甘薯块茎

原形态多年生藤本,高约5米。地下有肉质块茎,呈球形,肉白色,有甜味。茎圆柱形,被微毛。叶互生,近圆心形残广圆心形,长8.5~12厘米,宽13~20厘米,纸质,先端有骤短尖,基部心状耳形,或深圆弯入,全缘,下面被柔毛,有脉11条自基部发出;具长柄,长约13.5厘米,在叶柄基部有刺2个,对生。花小,单性,花被裂片6。蒴果,有翅3。

生境分部我国南方有栽培。

化学成分蛋白质2.3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9克%,粗纤维0.6克%;胡萝卜素1.31毫克%,硫胺素0.12毫克%,核黄素0.04毫克%,尼克酸0.5毫克%,抗坏血酸30毫克%;灰分0.9克%,钙18毫克%,磷20毫克%,铁0.4毫克%。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纲目》:"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同薯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甘薯

药材名称甘薯

拼音Gān Shǔ

英文名rhizome of Edible Yam

别名甘薯、山薯、甜薯

出处出自1.《纲目》。

2.杨孚《异物志》:甘薯似芋,亦有巨魁,剥去皮,肌肉正白如脂肪,南人专食以当米谷。

3.《南方草木状》:甘,盖薯蓣之类,或曰芋之类,根叶亦如芋,实如拳,有大如瓯者。皮紫而肉白,蒸鬻食之,味如薯蓣,性不甚冷。旧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业耕稼,惟掘地种甘,秋熟收之,蒸晒切如米粒,仓贮之,以充粮糗,是名粮。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甘薯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esculenta(Lour.) Burkill[Oncus esculentus Lou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甘薯,缠绕草质藤本。地下块茎顶端通常有4-10多个分枝,各分枝末端膨大成卵形形的块茎,外皮淡黄色,光滑。茎左转,基部有刺,被丁字形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5-8cm,基部有刺;叶片阔心脏形,最大的叶片长达15cm,宽17cm,一般的长和宽不超过10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基出脉9-13,被丁字形长柔毛,尤以背面较多。雄花序为穗状花序,单生,长约15cm;雄花无梗或具极短的梗,通常单生,稀有2-4朵簇生,排列于花序轴上;苞片卵形,先端渐尖;花被浅杯状,被短柔毛,外轮花被片阔披针形,长1-8mm,内轮稍短;发育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口部,较裂片稍短;雌穗状花序单生于上部叶腋,长达40cm,下垂,花序轴稍有棱。蒴果较少成熟,三棱形,先端微凹,基部截形,每棱翅状,长约3cm,宽约1.2cm;种子圆形,具翅。花期初夏。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山坡稀疏灌丛或路边岩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化学成分块根含蛋白质(protein)2.3g%,脂肪(far)0.2g%,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29g%,粗纤维(crude fiber)0.5g%,胡萝卜素(carotene)1.31mg%,硫胺素(thiamine)0.12g%,核黄素(riboflavine)0.04mg%,烟酸(nicotinic acid)0.5mg%,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30mg%,灰分(ash)0.9g%,钙18mg%,磷20mg%,铁0.4mg%。脂肪中主含油酸(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还有花生酸(arachidic acid)。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阴补肾。主脾虚气弱;肾阴专职乏诸证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作食品。

各家论述《纲目》: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同薯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半柱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柱花药材名称半柱花别名出泡草、白泡草来源爵床科半柱花Hemigraphis procumbens (Lour.)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辛,凉。功能主治凉血

  • 磨盘根

    《中药大辞典》:磨盘根药材名称磨盘根拼音Mó Pán Gēn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磨盘草的根。4月采挖,晒干。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等地。性状干燥根呈圆锥形,粗大,长达1

  • 甘蔗皮

    《中药大辞典》:甘蔗皮药材名称甘蔗皮拼音Gān Zhe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皮。化学成分甘蔗皮的蜡中含醛类、醇类、酸类和烃类等成分,还有β-谷甾醇和豆甾醇。功能主治治小儿

  • 广西莪术

    药材名称广西莪术拼音Guǎnɡ Xī é Shù英文名RhizomaCurcumae Kwangsiensis别名桂莪术、毛莪术来源为姜科植物桂莪术Curcuam kwangsie

  • 青蛇莲

    药材名称青蛇莲拼音Qīnɡ Shé Lián别名蛇退、俞莲、九龙盘、竹叶根、赶山鞭、地蜈蚣、爬地蜈蚣、千年竹、竹叶盘、蛇莲、接骨丹、盘龙七、走石码、蜈蚣草、寸八节、地叶、小九龙盘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

  • 澜江百合

    药材名称澜江百合拼音Lán Jiānɡ Bǎi Hé别名察区大丝美多(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澜江百合的鳞茎。8~9月采挖,洗净泥土,剥取鳞片,用开水略烫,晒干

  • 红车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车轴草药材名称红车轴草拼音Hónɡ Chē Zhóu Cǎo别名红三叶草、三叶草、红菽草、红花苜蓿、红花草翘摇来源豆科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

  • 八角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八角莲药材名称八角莲拼音Bā Jiǎo Lián别名一把伞、六角莲、独叶一枝花、独脚莲[江西]、一碗水[陕西]、八角七、八角兵盘七、鬼臼来源为小檗科八角莲属植物八角莲Dysosma

  • 异叶青兰

    药材名称异叶青兰拼音Yì Yè Qīnɡ Lán英文名HERBA DRACOCEPHALI HETEROPHYLLI别名吉孜青保(藏名)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异叶青兰Dra

  • 铁篱笆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篱笆药材名称铁篱笆拼音Tiě Lí Bɑ别名企头簕、雄虎刺来源鼠李科铜钱树属植物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 Poir.以根、叶入药。根全年可采;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