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白云瓜

白云瓜

药材名称白云瓜

拼音Bái Yún Guā

别名山萝卜

出处本品始载于《滇南本草》,云:"白云瓜,味甘甜,无毒。生金沙江边有水处。梗甚硬。绿青淡黑叶。开紫花。根下结瓜,生食令人不饥。"据《滇南本草》整理组考订,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

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 yunnanensis (Courch.etGagnep.)R.C.Fang [Ipomoea yunnanensis Courch.et Gagnep.]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取块根,除去泥土,切片,晒干。

原形态蓝花土瓜多年生缠绕草本。具纺锤状块根,含淀粉。茎细长,圆柱形,有细棱,密被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0.4-2cm,密被柔毛;叶片菱形或菱状卵形,长3-4.5cm,宽1.5-3cm,先端骤尖或锐尖,具小尖头,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密被黄褐色绢毛;侧脉7-9对,近平行而不弧曲。聚伞花序腋生,着生1-3朵花,或因花序梗二歧分枝而具多花;苞片及小苞片鳞片状;萼片5,不等长,外方2片倒卵状长圆形,长0.8-1.2cm,先端具短尖头,内萼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3-1.4cm,先端钝圆;花冠淡蓝色,狭钟状,长3.5-4cm,冠檐短三角形,疏被黄褐色缘毛;雄蕊5。不等长,花丝基部扩大,被毛;于房无毛,2室,花柱纤细,柱头2球形。蒴果长圆形,4瓣裂。种子黑色,无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3000m的山坡草丛、灌丛中或草坡松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四川。

性味甘;微辛;平

功能主治化痰通络。主中风不语;痰涎壅塞;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熬膏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附

    《中药大辞典》:土附药材名称土附拼音Tǔ Fù别名土部、鲈鳢、荡部、荡鱼(《演繁露》),吐哺(《三才藻异》),土鲋鱼(姚可成《食物本草》),菜花鱼(《嘉兴县志》),鲋鱼(《湖州府志》),土鹜

  • 黄瓜子

    药材名称黄瓜子拼音Huánɡ Guā Zǐ别名哈力苏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satiu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成熟的果实,剖开,取出种子,洗

  • 羯布罗香

    药材名称羯布罗香拼音Jié Bù Luó Xiānɡ出处羯布罗香与龙脑香一样系外来药物。《本草衍义》引《大唐西域记》云:"西方秣罗矩咤国,在南印度境,有羯布罗香。干如松株,叶异,湿时无香。采干之后折之

  • 南酸枣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酸枣药材名称南酸枣拼音Nán Suān Zǎo别名五眼果、四眼果、酸枣树、货郎果、连麻树、山枣树、鼻涕果来源漆树科植物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

  • 柳花

    《中药大辞典》:柳花药材名称柳花拼音Liǔ Huā别名杨花(《摘元方》),柳椹(《岣嵝神书》),柳蕊(《纲目拾遗》)。出处《本经》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花。性味苦,寒。①《本经》:"味苦,寒

  • 亚乎奴

    《中国药典》:亚乎奴药材名称亚乎奴拼音Yà Hū Nú英文名HERBA CISSAMPELOTIS别名锡生藤来源本品系傣族习用药材。为防己科植物锡生藤Cissampelos par

  • 瓶蕨

    药材名称瓶蕨拼音Pínɡ Jué英文名Auriculed Bristlefern, Auriculed Filmy Fern别名热水莲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瓶蕨的全草。拉

  • 光慈姑

    《中药大辞典》:光慈姑药材名称光慈姑拼音Guānɡ Cí Gū出处《河南中药手册》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鳞茎。春、秋、冬三季均可采收。挖取鳞茎,洗净,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放置干燥处保存。

  • 黄荆

    药材名称黄荆拼音Huánɡ Jīnɡ别名黄荆条、黄荆子、布荆、荆条、五指风、五指柑来源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Vitex negundo L.及牡荆V. negundo L. var. can

  • 空心柳

    《中药大辞典》:空心柳药材名称空心柳拼音Kōnɡ Xīn Liǔ别名马尿溲(《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柳叶绣线菊(《东北植物检索表》)。出处《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绣线菊的全草及根。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