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白勒

白勒

药材名称白勒

拼音Bái Lè

英文名Acanthopanax Trifoliate Root-bark

别名五加皮鹅掌楸、三叶五加、刺三甲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白勒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Merr. 的根皮。夏、秋季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原形态攀援状灌木,高1~7m,枝疏生向下的钩刺。掌状复叶,小叶3,很少4~5,中央的1片较大,椭圆状卵形至长椭圆形,长2~8cm,宽1.5~4cm,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两面无毛或仅沿叶脉疏生刺毛;总叶柄长2~5cm,疏生钩刺。伞形花序3~10个生于小枝顶端,很少单生,花萼有5齿;花瓣5,黄绿色;雄蕊5;子房2室,花柱2,合生至中部。果实扁球形,成熟时黑色。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边、灌丛中。分布于北起秦岭南坡,但在长江中下游北界约为北纬31°,向南各地均产。

性状根皮呈不规则筒状,稍弯曲,厚0.5~1mm。外表面灰红棕色,皮孔较小,类圆形或略横向延长,长0.8~3 .5mm,直径0.5~1mm;内表面灰褐色。折断面有棕色点状树脂道,可见其中的亮黄棕色油树脂。气微香,味微辛、苦。

化学成分含异贝壳杉烯酸(kaurenoic acid)、β-谷甾醇。

功能主治细柱五加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猕猴桃根

    《中药大辞典》:猕猴桃根药材名称猕猴桃根拼音Mí Hóu Táo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陕西中草

  • 生姜皮

    药材名称生姜皮拼音Shēnɡ Jiānɡ Pí英文名Ginger peel别名姜皮、生姜衣出处出自《本草图经》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的根茎外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ngiber offi

  • 开口箭

    《全国中草药汇编》:开口箭药材名称开口箭拼音Kāi Kǒu Jiàn别名牛尾七、岩七、竹根七[陕西]来源为百合科开口箭属植物开口箭Tupistra chinensis Bak.,以根状茎入药

  • 黄药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药子药材名称黄药子拼音Huánɡ Yào Zǐ别名黄独、零余薯、金线吊虾蟆、香芋、黄狗头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

  • 土牡蛎

    《中药大辞典》:土牡蛎药材名称土牡蛎拼音Tǔ Mǔ Lì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蚌科动物川南珠蚌的沉积贝壳。冬季水枯时,在河滩沙坝上收集,洗净泥沙,晒干。原形态贝壳2片,同形,呈长椭圆形,长

  • 西藏酸模

    药材名称西藏酸模拼音Xī Zànɡ Suān Mó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西藏酸模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mex patientia L.subsp.tibeticus(Reich.f.) Re

  • 复叶耳蕨

    药材名称复叶耳蕨拼音Fù Yè ěr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刺头复叶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chniodes exilis(Hance)Ching[Aspidium exil

  • 牯牛卵囊

    药材名称牯牛卵囊拼音Gǔ Niú Luǎn N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睾丸及阴囊。化学成分主要含雄性激素睾丸甾酮,牛睾丸100公斤得10毫克。功能主治吴球:&q

  • 白三百棒

    药材名称白三百棒拼音Bái Sān Bǎi Bànɡ别名红三百棒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的全草。秋季采集。洗净晒干。原形态宿根直立草本,高约15厘米。根长圆锥形。基

  • 熊蕨根

    《中药大辞典》:熊蕨根药材名称熊蕨根拼音Xiónɡ Jué Gēn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狭顶鳞毛蕨的根茎及叶。原形态狭顶鳞毛蕨,又名:半边草。多年生草本,高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