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花苋

白花苋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苋

药材名称白花苋

别名烂脚蒿、白牛膝、土牛膝、怀牛膝

来源藜科白花苋Aerva sanguinolenta (L.) Blume,以根、花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广西。

性味微辛,平。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除湿,调经止咳,止痢。主治痢疾,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肌肉痛,月经不调,血崩,老年咳嗽。

用法用量0.5~1两。泡酒服。

注意忌服酸、冷。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白花苋

药材名称白花苋

拼音Bái Huā Xiàn

别名烂脚蒿、白牛膝、土牛膝、怀牛膝

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白花苋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rva sanguinolenta(L.)B1.[Achy-ranthes sanguinolentaL.]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lm。茎直立或稍披散,有白色柔毛,后渐脱落。叶对生或互生,卵状椭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5-8cm,宽5-35mm,顶端具小芒尖、基部楔形,两面有白色伏柔毛,老时无毛;叶柄长2-10mm。穗状花序腋生和顶生,密集在茎顶端成总状;花两性或杂性;总花梗和花梗有白色长绢毛;苞片和小苞片卵形,外有白色柔毛;花被片5,白色或粉红色,长圆形,外被白色长绢状毛;雄蕊短,退化雄蕊条形;柱头2浅裂。胞果卵形,不开裂。花果期4-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的山坡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清热除湿。主月经不调;血瘀崩漏;经闭;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湿热黄疸;痢疾;角膜云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注意孕妇禁服。《全国中草药汇编》:"本品泡酒,忌服酸、冷,孕妇忌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单花金丝桃

    药材名称单花金丝桃拼音Dān Huā Jīn Sī Táo别名花生草、观音草、双筋草、刘寄奴。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长瓣金丝桃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ericum monanthemum

  • 丁公藤

    《中国药典》:丁公藤药材名称丁公藤拼音Dīnɡ Gōnɡ Ténɡ英文名CAULIS ERYCIBES来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folia Benth. 或光叶丁公

  • 岩扫把

    《中药大辞典》:岩扫把药材名称岩扫把拼音Yán Sǎo Bǎ别名水香草、连钱草《广西药植名录》),倒地掐(《药学学报》11:748.1965),龙眼草(《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

  • 落葵花

    《中药大辞典》:落葵花药材名称落葵花拼音Luò Kuí Huā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的花。功能主治花汁为清血解毒药。解痘毒,又治乳头破裂。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

  • 黍根

    《中药大辞典》:黍根药材名称黍根拼音Shǔ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黍米"条。性味《纲目》:"辛,热,有小毒。"功能主治《纲

  • 野梨枝叶

    药材名称野梨枝叶拼音Yě Lí Zhī Yè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豆梨的枝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鹿梨"条。化学成分叶含熊果酚甙、异槲皮甙、绿原酸、

  • 红车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车轴草药材名称红车轴草拼音Hónɡ Chē Zhóu Cǎo别名红三叶草、三叶草、红菽草、红花苜蓿、红花草翘摇来源豆科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

  • 紫荆花

    《中药大辞典》:紫荆花药材名称紫荆花拼音Zǐ Jīnɡ Hu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荆皮"条。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通小肠。

  • 毛花点草

    药材名称毛花点草拼音Máo Huā Diǎn Cǎo别名透骨消(《广西药植名录》),波丝草(《贵州草药》),雪药(《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薄麻科植物毛花点草的全草。夏、秋

  • 轮叶马先蒿

    药材名称轮叶马先蒿拼音Lún Yè Mǎ Xiān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轮叶马先蒿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dicularis uerticillata 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