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禹州漏芦

禹州漏芦

药材名称禹州漏芦

拼音Yǔ Zhōu Lòu Lú

英文名RADIX ECHINOPSIS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 或华东蓝刺头Echinops grijisii Hance的干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稍扭曲,长10~25cm,直径0.5~1.5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顶端有纤维状棕色硬毛。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褐色,木部呈黄黑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涩。

鉴别本品粉末棕黄色。韧皮纤维多成束,直径20~42μm,壁厚。细胞间隙有棕褐色树脂状物。木纤维细长,两端渐尖,直径12~30μm,壁较厚。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较多见,直径20~120μm。石细胞少见,类圆形、长方形或方形,直径35~150μm,层纹及孔沟明显,细胞间隙有棕褐色树脂状物。可见菊糖。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味苦、寒。

归经归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排脓止血,消痈下乳。用于诸疮痈肿,乳痈肿痛,乳汁不通,瘰疬疮毒。

用法用量4.5~9g。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石决明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决明药材名称石决明拼音Shí Jué Mínɡ英文名CONCHA HALIOTIDIS别名鲍鱼壳、九孔螺、九孔石决明来源本品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海

  • 楝花

    药材名称楝花拼音Liàn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花。化学成分花含黄酮甙:印楝花甙即杨梅树皮素-3’-L-阿拉伯糖甙,槲皮素-3-半乳糖甙,***酚-3-葡萄糖

  • 水甘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甘草药材名称水甘草来源夹竹桃科水甘草Amsonia sinensis Tsiang et P. T. Li,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性味甘,凉。功能主治主治小儿风热,丹毒

  • 皂角菌

    药材名称皂角菌别名树舌、赤色老母菌、扁木灵芝、扁芝、扁蕈、白斑腐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皂角菌Ganoderma applanatum (Pers. ex Gray) Pat.,以子实体入

  • 山一笼鸡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一笼鸡药材名称山一笼鸡拼音Shān Yì Lónɡ Jī来源爵床科山一笼鸡Gutzlaffia aprica Hance[G. dielsiana (W. W

  • 人参条

    药材名称人参条拼音Rén Shēn Tiáo出处《本草从新》原作"参条"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功能主治《本草从新》:"生津,止渴,补气。

  • 桑根

    《中药大辞典》:桑根药材名称桑根拼音Sānɡ Gēn出处《南京民间药草》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根。原形态形态详"桑叶"条。药理作用桑树根的乙醇及丙酮浸出液在体外有抑制真菌的作用。性味《

  • 狐头

    《中药大辞典》:狐头药材名称狐头拼音Hú Tóu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犬科动物狐的头。功能主治治瘰疬、头晕。用法用量内服:浸酒。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复方①治瘰疬:狐头、狸头灰敷

  • 川黔鸭脚木

    药材名称川黔鸭脚木拼音Chuān Qián Yā Jiǎo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短序鹅掌柴的茎皮和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lera bodinieri(Levl.)Rehd,[

  • 鹅肠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鹅肠草药材名称鹅肠草拼音é Chánɡ Cǎo别名鹅肠菜、鹅儿肠、抽筋草来源石竹科牛繁缕属植物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 (L.) F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