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紫背天葵草

紫背天葵草

药材名称紫背天葵草

拼音Zǐ Bèi Tiān Kuí Cǎo

别名紫背鹿含草(《滇南本草》),紫背鹿衔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反背红、草本反背虹,天青地红、老母猪花头、反背绿丸(《云南中草药》)。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紫背千里光全草。秋、冬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70厘米。须根多数。根出叶丛生,长匙形,长7~12厘米,宽2~3厘米,先端钝圆,基部楔形,边缘有粗齿,上面深绿色,下面绿色或紫红色,幼时被毛,老则脱落而近无毛;叶脉明显。头状花序排列或聚伞花序,顶生;总苞1列;花黄色,舌状花有柄,倒披钟形,先端3齿裂;管状花狭长漏斗形,5齿裂。瘦果,多绢毛。花期夏季。

本植物的根(紫背天葵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丛潮湿处。分布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

性味《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辛微酸湿,平。"

功能主治《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祛瘀,活血,调经。治月经不调,白带过多,风湿,跌打内外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光亮密网蕨

    药材名称光亮密网蕨拼音Guānɡ Liànɡ Mì Wǎnɡ Jué别名绿爬山虎、大蕨菜、猪毛蕨、青竹标来源蕨类水龙骨科光亮密网蕨Phymatodes lucida (R

  • 珊瑚草

    药材名称珊瑚草拼音Shān Hú Cǎo别名缠百合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竹叶吉祥草的花。夏季采收花序,晒干。原形态竹叶吉祥草(《植物名实图考》)攀援状草本,长0.5~1米

  • 刺榆皮

    药材名称刺榆皮拼音Cì Yú Pí出处1.刺榆皮入药,始载于《本草拾遗》,云“江东有刺榆,天大榆,皮入用不滑,刺榆秋实。”2.《蜀本草》按《尔雅疏》云:“榆之类有十种,叶皆相似,皮及木理异耳,而刺榆有

  • 棕树心

    《中药大辞典》:棕树心药材名称棕树心拼音Zōnɡ Shù Xīn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心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功能主治《贵州民间方药集》

  • 水金凤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金凤药材名称水金凤拼音Shuǐ Jīn Fènɡ来源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水金凤Impatiens noli-tangere L.;昆明水金凤I. uliginosa F

  • 乳源木莲果

    药材名称乳源木莲果拼音Rǔ Yuán Mù Lián Guǒ别名木莲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乳源木莲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glietia yuyuanensis Law.采收和储藏:秋

  • 野藿香

    药材名称野藿香拼音Yě Huò Xiānɡ别名牙皮弯(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冠唇花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草本,高1~1.5米,全株有香气。茎四方形,被短柔

  • 猩猩木

    药材名称猩猩木别名一品红、叶象花、叶上花来源大戟科猩猩木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性味苦、涩,凉。有小毒。功能主治调经止血,接骨消肿。主治

  • 柘木白皮

    《中药大辞典》:柘木白皮药材名称柘木白皮拼音Zhè Mù Bái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去掉栓皮的树皮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霜红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霜红藤药材名称霜红藤别名山货榔、哥兰叶、米汤叶、绵条子来源卫矛科霜红藤Celastrus gemmatus Loe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