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绿段草

绿段草

药材名称绿段草

拼音Lǜ Duàn Cǎo

别名地胆花花草彩斑桑勒草、小花草、花叶叶

出处绿段草原名地胆,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石草类,云:"地胆产大厦岭(今江西、广东交界)。或呼为绿段草。高三寸许,叶如水竹于叶而宽厚,面绿有直纹,紫白圆点相间;背紫,光滑可爱。"所述及附图,与现野牡丹科植物小蜂斗草相符。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小蜂斗草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erila laeta Stapf[S.picta auct.non Korth]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碎晒干。

原形态小蜂斗草 小灌木或亚灌木,高达30cm。茎幼时四棱形,有槽,密被柔毛及疏腺点,以后近圆柱形,被微柔毛,分枝或不分枝,具匍匐茎。叶对生;叶柄长5-30mm,密被柔毛及疏短刺毛;叶片纸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为披针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稍偏斜,长5-10cm,宽2-4cm,有时长达14cm,表面被星散的紧贴短刺毛,毛基部具白色斑点,背面有时紫红色,被微柔毛及糠砒,中脉微凹,侧脉约3对,背脉具星散的短刺毛,中、侧脉隆起。蝎尾状聚伞花序,顶生,有花2-7朵,稀13朵,长1.5-3.5cm;总花梗四棱形,棱上微具翅,花梗长约3mm,三棱形,有极少的腺毛及狭翅;花萼钟状管形,被疏糠秕及星散腺毛,具3棱,具6脉,其中棱上的3脉下延呈狭翅,裂片长不到1mm,先端点尖,具缘毛;花瓣紫红色或红色,一侧偏斜,外面中脉具星散腺毛;雄蕊3,等长,常偏向一侧,花丝与花药等长,花药基部开叉,药隔不延长;子房瓶形,先端平截,膜质冠3裂。蒴果倒圆锥形,略具3棱,三纵裂,与宿存萼贴生,宿存萼无毛,具6脉。花期9-10月,果期约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1300的山谷、林下阴湿地及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淡;性凉

功能主治凉血除蒸;解毒消肿。主烦热;劳嗽;胃痛;目赤;骨折;带状疱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炖肉。外用:适量,捣汁点眼;或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蹄金

    药材名称马蹄金拼音Mǎ Tí Jīn别名黄胆草、小金钱草[四川]、螺丕草、小马蹄草、荷包草、九连环、小碗碗草、小迎风草、月亮草来源为旋花科马蹄金属植物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

  • 皋芦

    《中药大辞典》:皋芦药材名称皋芦拼音Gāo Lú别名过罗、拘罗、物罗(《南越志》),瓜芦(陶弘景),苦艼(《南越笔记》)。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山茶科植物皋芦的叶。原形态常绿灌木,全体与茶相

  • 常春藤子

    《中药大辞典》:常春藤子药材名称常春藤子拼音Chánɡ Chūn Ténɡ Z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常春藤的果实。秋后采集。性味《本草拾遗》:"甘,温,无毒。

  • 地梭罗

    药材名称地梭罗拼音Dì Suō Luó别名地浮萍、一团云(《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地钱科植物地钱的全体。全年可采。原形态原叶体扁平,呈叶状,先端2叉分裂,表面

  • 金腰

    药材名称金腰别名猫眼草来源虎耳草科金腰Chrysosplenium grayanum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功能主治排脓解毒。外用治黑头疔疮。用法用量鲜全草适量,加盐卤捣烂敷患处。待

  • 鸭脚黄边

    药材名称鸭脚黄边拼音Yā Jiǎo Huánɡ Biān别名水黄边、五角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裂叶星果草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opyrum cavaleriei(Levl.e

  • 柘树茎叶

    《中药大辞典》:柘树茎叶药材名称柘树茎叶拼音Zhè Shù Jīnɡ Yè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柘木"条

  • 咖啡

    药材名称咖啡拼音Kā Fēi别名咖啡豆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小果咖啡、中果咖啡及大果咖啡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offeaarabicaL.2.CoffeacanephoraPierre

  • 蚯蚓

    药材名称蚯蚓拼音Qiū Yǐn别名蠖蚓、竖蚕(《尔雅》),丘螾(《淮南子》),蝽端(《淮南子》高诱注),附蚓、寒蟪、寒蚓(《吴普本草》),蜿螾、引无(《广雅》),曲螾(崔豹《古今注》),曲蟮(《小品方

  • 黄藤

    《中药大辞典》:黄藤药材名称黄藤拼音Huánɡ Ténɡ别名土黄连(《南宁市药物志》),藤黄连(《广西中药志》),黄连藤(《中国药植图鉴》),伸筋蘑、山大王(《广西药植名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