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肿柄菊叶

肿柄菊叶

药材名称肿柄菊叶

拼音Zhǒnɡ Bǐnɡ Jú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肿柄菊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thonia diuersifolia (Hemsl.) A.Gray.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肿柄菊 一年生草本,高2-5m。茎粗壮,有分枝,有稠密的短柔毛。叶互生;有长叶柄;叶片卵形、卵状三角形或近圆形,长7-20cm,3-5深裂,上部叶有时不分裂,裂片卵形或披针形,边缘细锯齿,下面疲在状短柔毛,基出三脉。头状花序大,宽5-15cm,顶生于假轴分枝的长梗上;总苞片4层,外层苞片椭圆形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基部坚硬,革质;内层苞片长披针形,上部叶草质或膜质,先端钝;舌状花1层,黄色,舌片长卵形,先端有不明显的3齿;筒状花黄色。瘦果长圆形,长约4mm,被短柔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旁,常栽培作绿篱。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花和叶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α-Pinene),(Z)-β-罗勒烯[(Z)-β-ocimene],柠檬烯(limonene),对-(艹孟)烯-l,5-二烯-8-醇(p-mentha-1,5-dien-8-oI)等。叶和地上部分中还分得大量倍半萜内酯,肿柄菊内酯(tagitinin)A、C,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肿柄菊倍半萜内酯类和6-乙酸-2,2-二甲基-7-羟基色原烯(6-acetyl-2,2-dimethyl-7-hydroxychromene)。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急性胃肠炎;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丝茅七

    药材名称丝茅七拼音Sī Máo Qī别名鸦葱、茅草细辛、毛草七、倒扎草根、倒扎花、条参、水防风、仙茅参、猪尾巴、羊奶子、水风、独脚茅草、黄花地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茎鸦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鹅臎

    《中药大辞典》:鹅臎药材名称鹅臎拼音é Cuì别名鹅尾罂(《日华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尾肉。化学成分尾脂腺(又名尾腺或羽脂腺)分泌一种含脂蜡的液体,其组成为:水分

  • 牦牛角

    《全国中草药汇编》:牦牛角药材名称牦牛角拼音Máo Niú Jiǎo别名毛犀、牦牛、旄牛来源偶蹄目牛科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 (L.)[Bos grunnien

  • 鳞衣草

    药材名称鳞衣草拼音Lín Yī Cǎo别名蛇毛衣、大蛇疮药、牛膝琢、飞扬草、红四季草、野凉粉草藤、蛇疮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鳞花草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dagathis inc

  • 尿桶弓

    《中药大辞典》:尿桶弓药材名称尿桶弓拼音Niào Tǒnɡ Gōnɡ别名水肿木、火汤木、山木香(《广西药植名录》),羊角、黑汉豆、三角果(《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豆科植

  • 刺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人参药材名称刺人参拼音Cì Rén Shēn别名刺参、东北刺人参来源五加科刺人参属植物刺人参Echinopanax elatus Nakai,以根及根状茎入药

  • 岩菖蒲

    《中药大辞典》:岩菖蒲药材名称岩菖蒲拼音Yán Chānɡ Pú别名岩七、兰花岩陀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的根茎。全年可采,除去叶鞘及须根,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水虾草根

    药材名称水虾草根拼音Shuǐ Xiā Cǎo Gēn英文名Epilobium paruifol-rum Schreb.别名地母怀胎草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小花柳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

  • 梅露

    药材名称梅露拼音Méi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白梅花)的蒸馏液。功能主治①《百草镜》:"蒸露点茶,止渴生津,解暑涤烦。"②《纲目拾遗》:

  • 巴戟天

    《中国药典》:巴戟天药材名称巴戟天拼音Bā Jǐ Tiān英文名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别名鸡肠风、鸡眼藤、黑藤钻、兔仔肠、三角藤、糠藤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