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背花疮

背花疮

药材名称背花疮

拼音Bèi Huā Chuānɡ

别名独色草、四季青、大石芥、铜钱草、石苋菜、阿飞虻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盾叶冷水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peltata Hance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肉质草本。茎高5-27cm。全株无毛。叶常集生于茎顶端,下部裸露,节间长1-4cm,不分枝。叶肉质,对生;叶柄长0.6-4.5cm;托叶三角形,宿存;叶片稍不等大,常盾状着生,近圆形,稀扁圆形,长1-4.5cm,宽1-3.5c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心形,微缺或圆形,边缘有数枚圆齿,两面干时常带蓝绿色,下面呈蜂窝状,钟乳体条形,上面密布;基出脉3条,侧脉数对,细脉末端常有腺点。雌雄同株或异株;团伞花序,数个稀疏着生于单一的序轴上,呈串珠状,雄花序长3-4cm,其中花序梗长1-1.7cm;雌花序长1-2.5cm,其中花序梗长达1cm;苞片披针形。雄花具短梗或无梗,淡黄绿色;花被片4,幼时帽状,熟时变兜形,被钟乳体;雄蕊4,花丝下部与花被片贴生;退化子房极小,长圆形。雌花近无梗;花被片3,不等大,果时中间1枚船形,侧生的2枚卵形;退化雄蕊长圆形。瘦果卵形,果时扁,先端歪斜,棕褐色,光滑,边缘有一圈不明显的条纹。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500m的石灰岩山上石隙或灌丛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辛;淡;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化瘀。主肺热咳喘;肺痨久咳;咯血;疮疡肿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华蹄盖蕨

    药材名称中华蹄盖蕨拼音Zhōnɡ Huá Tí Gài Jué英文名Chinese Lady Fern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中华蹄盖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

  • 苞叶木

    药材名称苞叶木别名沙达木、十两叶来源鼠李科苞叶木Chaydaia crenulata Hand.-Mazz.,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贵州、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利胆退黄。主治黄疸型肝炎,肝硬化

  • 雁肉

    《全国中草药汇编》:雁肉药材名称雁肉拼音Yàn Ròu别名大雁肉、鸿雁肉来源雁行目鸭科鸿雁Anser cygnoide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分布于西伯利亚,冬迁我国沿海一

  • 夏枯草露

    药材名称夏枯草露拼音Xià Kū Cǎo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水。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夏枯草"条。功能主治《纲目拾遗

  • 水团花

    《中药大辞典》:水团花药材名称水团花拼音Shuǐ Tuán Huā别名水杨梅(《广州植物志》),水黄凿(《陆川本草》),青龙珠(《广西中兽医药植》),穿鱼柳、假杨梅(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大荃麻

    药材名称大荃麻拼音Dà Quán Má别名大钱麻、梗麻(《滇南本草》),钱麻、荨麻、蝎子草(《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大蝎子草的全草或根。全年可

  • 橘红

    《中国药典》:橘红药材名称橘红拼音Jú Hónɡ英文名EXOCARPIUM CITRI RUBRUM别名化州桔红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桔Citrus grandis Osbeck

  • 野漆树叶

    药材名称野漆树叶拼音Yě Qī Shù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野漆树的叶。原形态野漆树(《植物名实图考》),又名:染山红(《植物名实图考》),山漆、漆柴、毛叶漆。

  • 榆拟层孔菌

    药材名称榆拟层孔菌拼音Yú Nǐ Cénɡ Kǒnɡ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榆拟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mitopsis ulmaria(Sow.ex Fr.)Bond.e

  • 荷苞花根

    《中药大辞典》:荷苞花根药材名称荷苞花根拼音Hé Bāo Huā Gēn别名红苓蔃(《岭南采药录》)。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赪桐的根。8~9月采收,晒干。性味苦,寒。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