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胡桃油

胡桃油

《中药大辞典》:胡桃油

药材名称胡桃油

拼音Hú Táo Yóu

出处普济方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种仁榨取之脂肪油

功能主治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用法用量内服:炖温,3~6钱。外用:滴耳或涂搽患部。

复方①治伤耳成疮出汁者:胡桃,杵取油纳入。(《普济方》)

④治耳疳:核桃仁,研烂,拧油去渣,得油一钱,兑冰片二分:每用少许,滴于耳内。(《医宗金鉴》滴耳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胡桃油

药材名称胡桃油

拼音Hú Táo Yóu

出处出自《普济方》《纲目拾遗》:核桃油,好者补火,若坏核桃榨取者有毒,味劣,不宜食。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种仁的脂肪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glans regia L.[J.orientis Dode;J.sinensis (C.DC.)Dode]

采收和储藏:将净胡桃种仁压榨,收集榨出的脂肪油。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20-25m。树皮灰白色,幼时平滑,老时浅纵裂。小枝被短腺毛,具明显的叶痛和皮孔;冬芽被芽鳞;髓部白色,薄片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0-50cm,小叶5-9枚,有时13枚,先端1片常较大,椭圆状卵形至长椭圆形,长6-15cm,宽3-6cm,先端钝圆或锐尖,基部偏斜,近于圆形,全缘,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淡绿色,有侧脉11-9对,脉腋内有一簇短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与叶同时开放,雄葇荑花序腋生,下垂,长5-10cm,花小而密集,雄花有苞片1,长圆形,小苞片2,长卵形,花被片1-4,均被腺毛,雄蕊6-30;雌花序穗状,直立,生于幼枝顶端,通常有雌花1-3朵,总苞片3枚,长卵形,贴生于子房,花后随子房增大;花被4裂,裂片线形,高出总苞片;子房下位,2枚心皮组成,花柱短,柱头2裂,呈羽毛状,鲜红色。果实近球形,核果状,直径4-6cm,外果皮绿色,由总苞片及花被发育而成,表面有斑点,中果皮肉质,不规则开裂,内果皮骨质,表面凹凸不平,有2条纵棱,先端具短尖头,内果皮壁内具空隙而有皱折,隔膜较薄,内里无空隙。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及丘陵地带。

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辛;甘;性温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润肠;驱虫;止痒;敛疮。主肾虚腰酸;肠燥便秘;虫积腹痛;聤耳出脓;疥癣;冻疮;狐臭

用法用量内服:炖温,9-15g;外用:适量,涂搽。

各家论述1.《纲目拾遗》:补火。

2.《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接骨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接骨木药材名称接骨木拼音Jiē Gǔ Mù别名公道老、扦扦活、马尿骚、大接骨丹[陕西]来源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以全

  • 木绣球茎

    《中药大辞典》:木绣球茎药材名称木绣球茎拼音Mù Xiù Qiú Jīnɡ出处河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木绣球的茎。原形态木绣球,又名:木球荚迷、绣球花、八仙花、紫阳花。落叶或

  • 小花鸢尾根

    药材名称小花鸢尾根拼音Xiǎo Huā Yuān Wěi Gēn别名六棱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小花鸢尾的根茎及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peculatrix Hance采收和储藏:秋

  • 葱实

    《中药大辞典》:葱实药材名称葱实拼音Cōnɡ Shí别名葱子(《日华子本草》)出处《本经》来源为百合种植物葱的种子。夏、秋收集成熟果实,晒干,搓取种子,簸去杂质。原形态干燥种子类三角状卵形,

  • 木莲果

    《中药大辞典》:木莲果药材名称木莲果拼音Mù Lián Guǒ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木莲的果实。8月果实成热而未开裂前采收,晒干。原形态木莲(《白香山集》),又名

  • 卷心菜

    药材名称卷心菜别名圆白菜、莲花白、包菜来源十字花科卷心菜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栽培。化学成分叶含有维生素U样因子,一般认

  • 蜀漆

    《中药大辞典》:蜀漆药材名称蜀漆拼音Shǔ Qī别名鸡屎草、鸭屎草(《日华子本草》)。出处《本经》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黄常山的嫩枝叶。夏季采收,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常山"条。生境

  • 四轮香

    药材名称四轮香拼音Sì Lún Xiānɡ别名野藿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四轮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nceola sinensis(Hemsl.)Kudo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地上部分,

  • 干饧糟

    药材名称干饧糟拼音Gān Tánɡ Zāo别名干糖糟(《摘元方》)。出处《纲目》来源为制饴糖后所余之渣滓,经晒干而成。性味《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纲目》:&

  • 乔木刺桐

    《全国中草药汇编》:乔木刺桐药材名称乔木刺桐拼音Qiáo Mù Cì Tónɡ别名泡龙桐刺、刺通树、海桐皮、刺木通、鹦哥花来源豆科乔木刺桐Erythrin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