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臭梧桐子

臭梧桐子

《中药大辞典》:臭梧桐子

药材名称臭梧桐子

拼音Chòu Wú Tónɡ Zǐ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梧桐果实带宿萼的果实

功能主治《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湿,平喘。"

用法用量内脏:煎汤,3~5钱。外用:敷贴。

复方①治气喘及风湿痛:臭梧桐花(带宿萼的果实)三至五钱。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②止牙痛:臭梧桐子,捣烂,和灰面、胡椒末共煎饼,贴在腮边。(《岭南采药录》)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臭梧桐子

药材名称臭梧桐子

拼音Chòu Wú Tónɡ Zǐ

英文名Fruit of Harlequin Glorybower

别名凤眼子、矮桐子、岩桐子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的果实或带宿萼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

采收和储藏: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海州常山,灌木或小乔木,高1.5-10m。幼枝、叶柄及花序等多少被黄褐色柔毛或近无毛;老枝灰白色,有皮孔,髓部白色,有淡黄色薄片横隔。单叶对生;叶柄长2-8cm;叶片纸质,宽卵形、卵形、卵状椭圆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17cm,宽5-14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至楔形,偶有心形,全缘或具波状齿,两面疏生短毛或近无毛;侧脉3-5对。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腑生,疏散,通常二歧分枝,花序长8-18cm,花序梗长3-6cm,具椭圆形叶状苞片,早落;花萼幼时绿白色,后紫红色,基部合生,中部略膨大,具5棱,先端5深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或卵形;花冠白色或带粉红色,花冠管细,先端5裂,裂片长椭圆形;雄蕊4,与花柱同伸出花冠外。核果近球形,径6-8mm,包于增大的宿萼内,熟时蓝紫色。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平喘。主风湿痹痛;牙痛;气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气喘及风湿痛:臭梧桐花(带宿萼的果实)三至五钱。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②止牙痛:臭梧桐子,捣烂,和灰面、胡椒末共煎讲,贴花腮边。(《岭南采药录》)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催吐萝芙木

    药材名称催吐萝芙木来源夹竹桃科催吐萝芙木Rauvolfia vomitoria Afzel. ex Spreng.,以根、茎皮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有栽培。功能主治根:可提取利血平生物碱,治高血压;

  • 青蛙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蛙胆药材名称青蛙胆拼音Qīnɡ Wā Dǎn别名田鸡来源两栖纲蛙科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 Hallowell,以胆囊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苦,寒。功能主

  • 金纽子

    药材名称金纽子拼音Jīn Niǔ Zǐ别名护心草(《广西民间常用草药》)。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莎草科植物三头水蜈蚣的全草。春、夏采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30厘米。根茎短。茎丛生,细弱,

  • 鳖脂

    《中药大辞典》:鳖脂药材名称鳖脂拼音Biē Zhī别名鳖膏(《本草拾遗》),鳖油(《现代实用中药》)。出处《纲目》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脂肪。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眼睫倒毛签入,可资除害

  • 红果冬青根

    药材名称红果冬青根拼音Hónɡ Guǒ Dōnɡ Qīnɡ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冬青科植物红果冬青的根。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复方治劳伤疼痛:红果冬青根、淫羊藿各五钱,大风藤

  • 女菀

    《中药大辞典》:女菀药材名称女菀拼音Nǚ Wǎn别名白菀、织女菀(《吴普本草》),女宛(《本草经集注》)。女肠(《广雅》),羊须草(《雷公炮炙论》),茆(《别录》)。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女菀的全

  • 山柰

    《中国药典》:山柰药材名称山柰拼音Shān Nài别名三藾、沙姜、山辣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 galanga L.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原形态

  • 广西九里香

    药材名称广西九里香拼音Guǎnɡ Xī Jiǔ Lǐ Xiānɡ英文名root or leaf of Kwangsi Jasminorange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广西

  • 飞来蓝

    药材名称飞来蓝拼音Fēi Lái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拟地皮消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tosiphonium uenustum (Hance) E. Hossain [Ruell

  • 豨莶果

    《中药大辞典》:豨莶果药材名称豨莶果拼音Xī Xiān Guǒ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腺梗豨莶、豨莶或毛梗豨莶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豨莶"条。功能主治驱蛔虫。复方